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颈上神经节摘除影响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机理
  • 项目名称:颈上神经节摘除影响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机理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060141
  • 申请代码:C0903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丁艳平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该项目将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发现,摘除成年大鼠双侧颈上神经节(SCG)建立"去SCG"病理模型,通过对实验动物海马齿状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血液和海马区谷氨酸(Glu)与氨含量及其激素(主要是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主要是5-HT)、神经营养因子(主要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等)、谷氨酞胺合成酶、谷氨酞胺酶等相关因子的定性、定位及定量分析,并运用BrdU新生神经元标记结合神经丝蛋白(NF)和Fos蛋白(神经元即刻早期基因的表达产物)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分析新生神经元的功能,明晰摘除SCG影响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机理,探讨交感神经参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相关机理。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会揭示脑的自身修复的奥秘,同时也会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拓一个新的领域,为交感神经系统临床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结论摘要:

脑是人类迄今所知的最复杂的结构,是思维、情感、学习、记忆以及运动等复杂功能的综合器官,脑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热点,阐明脑的工作原理是现代科学所面临的最深奥的问题之一。脑正常生理功能的运行不是孤立的,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出现脑出血、脑水肿及各种神经功能退行性病变。颈上神经节(SCG)是头部最大、最重要的交感神经节,其在脑血供应尤其是脑血压的二次调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有关SCG直接参与脑功能的研究报道还鲜为人知。因此,本课题组建立“去SCG” 大鼠交感病理模型,以其海马神经血管单元为研究对象,明晰“去SCG诱发大鼠海马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特征及其调节机理,其为系统地探讨“交感神经参与脑功能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进一步而言,开展本工作对人类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前瞻性。在本地区基金的资助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形态学方面,系统地明晰了“去SCG诱发大鼠海马发生的形态学变化特征”; 2)在血液生理、生化方面,明晰了“去SCG后大鼠血液成分及其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3)在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分化方面,明晰了“去SCG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迁移、分化的变化特征”;4)在基因及蛋白组学方面,初步筛选出参与“去SCG影响海马结构与功能调节”的功能基因主要有AQP4、AQP9、MM9、BCL-2、BAX、VEGF、GFAP、HIF1-α、NGB及TNF-α共计10个;通过不同时段“建模”,更加精确、具体地分析了上述部分“标志性筛选功能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特征,初步确定去SCG将诱发“水肿、炎症及细胞凋亡”三方面的病理变化,其将为进一步探讨“去SCG影响海马结构与功能基因调节网络”提供的新思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在本地区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本课题组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已投稿并进入外审阶段2篇(均在SCI期刊)及已合作完成待出版专著1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丁艳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