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大豆异黄酮对猪雄性生殖生理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项目名称:大豆异黄酮对猪雄性生殖生理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2118
  • 申请代码:C1701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李丽立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植物雌激素,能和雌激素受体结合并产生多种类雌激素的功能。研究认为异黄酮可能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缓解更年期综合症有一定的作用。在实验动物中的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大豆异黄酮严重影响雌性的繁殖内分泌功能,但对人类及畜禽雄性生殖机能是否有相似的影响迄今鲜见报道。大豆蛋白是畜禽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人类及动物雄性生殖的影响,测定大豆蛋白作为畜禽主要饲料蛋白的安全性,为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为人类合理、健康、安全利用大豆产品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拟采用公猪为对象,运用生化技术、放免技术、免疫组化技术、RT-PCR技术、Nothern blot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电镜技术等多种实验手段,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雄性生殖激素分泌、附睾尾精子数量和质量、睾丸和附睾组织生化功能、睾丸和大脑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睾丸内精子发生以及对睾丸内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论摘要:

该研究将50头雄性仔香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饲喂试验日粮),低、中、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和阳性对照组。大豆异黄酮(纯度为80%)125mg/kg,250mg/kg,500mg/kg和0.5mg/kg己烯雌酚均匀混于饲料中给予,试验期60d。运用生化技术、放免技术、免疫组化技术、RT-PCR技术、Nothern blotting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等多种实验手段,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雄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雄性生殖激素分泌、睾酮合成相关酶StAR的活性以及生殖激素基因P450scc和3β-HSD表达的影响、睾丸内精子发生的影响以及对睾丸内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各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高剂量处理组的睾丸指数显著降低(P<0.05)。 3、睾丸与附睾组织生化指标显示中剂量处理组均显著增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果糖含量(P<0.05)和α-葡萄糖苷酶含量(P<0.05)。高剂量处理组显著降低睾丸组织中的LDH含量(P<0.05),而显著增加其MDA的含量(P<0.05)。添加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公猪睾丸组织中肉毒碱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附睾组织中随着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增加,其肉毒碱含量增高,且高剂量处理组极显著增加了肉毒碱的含量(P<0.01)。 4、血液生殖激素水平结果显示中剂量组血清中睾酮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睾酮含量和E2水平变化趋势与高剂量处理组成负相关,且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5、本实验中,250mg/kg剂量处理组的StAR蛋白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睾酮水平也显著增高(P<0.05)。而大豆异黄酮对睾酮合成酶P450scc和3β-HSD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6、500 mg/kg 剂量日粮组显著增加了睾丸组织中细胞的早起凋亡和晚期凋亡(P<0.05),且在高剂量组中Bcl-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Bax 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 7、各添加水平的SI均造成了睾丸曲细精管中空泡的形成,减少了管腔中成熟精子的数量,且极显著降低了(P<0.01)睾丸Cdh1、SCP3和Tnp1的表达;添加250mg/kg的SI显著降低了(P<0.05)睾丸Vim的表达水平。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李丽立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