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音乐、绘画、电影、戏曲、舞蹈等各大艺术门类中都出现了关于“中/西”“古/今”问题的论争,这些概念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表现出了多义性、矛盾性及自我否定性等诸多特征,但根本指向都是在“古”“西”两种艺术体系之外,继续强化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时期形成的“人民文艺”的美学道路。通过对“西”“古”美学价值观的否定和批判,新中国政府希望在艺术领域实现对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精英意识及其审美取向的改造,完成新中国艺术的阶层跨越,最终确立“人民文艺”的主体性地位。虽然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面对今日现代艺术观被质疑、大众文化兴起及传统文化复兴等多重文化转向时,新中国初期艺术在“人民文化主体”建构实践中所闪现的美学价值与思想启示,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