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载钛活性炭纤维对含铜废水进行电吸附研究。采用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载钛前后电极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其对Cu2+的电吸附效果。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同时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Langmuir和Freundlis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载钛后电极表面变得粗糙,但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减小,介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增大。加电可以显著提高电极的吸附量;载钛ACF电极对Cu2(?)吸附在电压为2 V,pH=6,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载钛ACF电极的动力学实验数据较好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时间为6个小时;吸附量随着Cu2+起始浓度增大而增大,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的最大吸附量为9.67 mg/g。采用反接电极对电极进行再生实验表明电极具有较好再生性能,且多次使用后,吸附量无明显变化。
利用载钛活性炭纤维对含铜废水进行电吸附研究。采用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载钛前后电极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其对Cu2+的电吸附效果。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同时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Langmuir和Freundlis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载钛后电极表面变得粗糙,但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减小,介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增大。加电可以显著提高电极的吸附量;载钛ACF电极对Cu2(?)吸附在电压为2 V,pH=6,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载钛ACF电极的动力学实验数据较好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时间为6个小时;吸附量随着Cu2+起始浓度增大而增大,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的最大吸附量为9.67 mg/g。采用反接电极对电极进行再生实验表明电极具有较好再生性能,且多次使用后,吸附量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