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大脑奖赏环路在应激后心理弹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大脑奖赏环路在应激后心理弹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0994
  • 申请代码:C21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李敏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指当人们面对灾难、逆境或挫折时能有效地应对和适应、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前额叶-伏核-中脑腹侧被盖区(PFC-NAc-VTA)奖赏环路是心理弹性的重要通路。已有的研究显示,奖赏环路的敏感性、结构功能和激活模式直接决定个体应激后的积极情绪水平,从而影响个体应激后的心理弹性及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积极情绪训练可以提升心理弹性、减轻抑郁症状,但积极情绪训练对奖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影响?通过药物手段改变奖赏环路功能能否改变个体应激后的心理弹性?未见报道。为此,本课题拟采用心理测量、积极情绪训练、行为学、脑电技术、事件相关的fMRI技术研究积极情绪训练对奖赏环路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用小鼠社会失败应激模型及脑区损毁等技术研究奖赏环路在应激后心理弹性中的作用和关键分子。该研究对深入理解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探索提升人类心理弹性的有效方法有重要意义。

结论摘要:

心理弹性是个体积极适应困难、挫折的情境,并从逆境中很快恢复的能力,心理弹性可以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应激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因子。近年来,外军通过积极心理干预、正念冥想训练、心理弹性训练等全面提升军人的抗应激能力和应激心理适应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首先对成人学历弹性问卷在中国军人和大学生群体中应用的信效度进行了分析,进行了问卷的修订。探索了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个体的心理弹性与内外向、宣泄调节和自我效能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抑制调节及神经质有显著的负相关。高心理弹性个体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较多,更多使用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方式和积极的应对策略;而低心理弹性个体负性情绪较多,更多使用表达抑制和消极应对。情绪调节方式(宣泄调节/抑制调节)、内外向、神经质及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心理弹性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孕症者心理弹性与生育生活质量、正念水平显著正相关。6周正念训练后不孕症患者心理弹性无显著变化,而正念水平和应激后成长显著增加、心理应激水平显著下降。针对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训练对军校大学新生适应、心理弹性和幸福感有明显的影响。心理弹性训练能有效提升军人的心理弹性和HRV水平,对降低个体自觉疲劳症状,提高其抗应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作用。验证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弹性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并帮助其运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说明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弹性训练计划对中国大学生尤其是对低心理弹性大学生效果显著。调查发现,创伤康复期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与患者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密切相关,而且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创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预测作用显著。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左侧前额叶可提高其积极情绪,减少其负性情绪,有效缓解PTSD患者的核心症状,但短期内对创伤个体心理弹性水平无明显影响。比较了PTSD患者与非PTSD者奖赏环路激活模式的异同。采用Social Defeat动物模型,比较了心理弹性高低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奖赏相关脑区(mPFC-VTA-NAC)重要分子(c-FOS、FOSB、BDNF和阿片受体等)的异同,探索奖赏相关脑区在应激心理弹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并用fMRI技术比较了高低弹性组小鼠大脑奖赏相关的脑区激活水平及功能联结的异同,相关研究结果还在进一步分析中。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5
  • 2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李敏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