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消解地域差异和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无论城乡,从文化地景视角所看到的风土中国正在快速改变,而要在当代建筑的演进中给本土化留出发展空间,就必然要对地域风土建筑的典型特征进行适时的抢救性研究。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不是风土建筑的形式、风格,不是对其进行表象采风或做出实录大全,而是在文化和技术两个层面,从风土营造的地理分布入手,对其在环境气候和文化风习的适应方式及其地域差异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典型因应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包括堪地、选材、结构体、维护体、空间构成、群落布局等方面的地脉和气候因应特征;以及包括匠系、仪式、场景、象征等方面的风习因应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做出相应的图谱系列。本课题不但力图通过图谱研究抓住地域风土建筑及聚落的表象和本体关系,而且有助于以积极、主动的思路和策略,选择其保存方式,探索其在当代建筑本土化演进中的借鉴和转化方法,使后者真正具有扎根本土的内在生命力。
language family;vernacular district;pedigree of building craft;graph spectra;
本项目以“语缘”为切入视角,通过划分由语系—语族—语支(方言)为纽带构成的、跨行政区划的地域风土文化区系,对各地匠作系统所连带的风土建筑谱系及其图谱制作,进行了有别于前人的创新性研究。首先,尝试将中国传统建筑所在风土区系划分为北方的东北、冀胶、京畿、中原、晋、河西等六大区系和跨越南北的江淮和西南等两大区系;南方的徽、吴、湘赣、闽粤等四大区系。少数民族可尝试将之分为藏缅、壮侗、苗瑶、蒙古、突厥、通古斯和印欧等七大语族风土区系。其次,尝试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和以南在文化地理上大致概括为“西北区域”的风土建筑谱系和“东南区域”的风土建筑谱系: 作为“西北区域”,主要包括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的帐幕、蒙古包;青藏高原及其边缘上的藏式、羌式平顶碉房;突厥语族-东伊朗语族的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木构平顶阿以旺(中厅式建筑);甘青地区各族建筑元素相混合的“庄窠”式缓坡顶两合院与三合院等。作为“东南区域”,主要包括北方黄土高原窑洞、地坑院生土建筑,木构坡顶及包砖土坯(胡墼)墙房屋组成的晋系狭长四合院建筑、华北和中原地区木构坡顶、平顶、囤顶等四合院建筑等;西南官话系汉族和藏缅、壮侗和苗瑶语族以穿斗体系、基部干栏-吊脚楼、“廊楼”为显著特征的山地建筑,石基土墙、平顶及屋顶场院沿坡地层层跌落的“土掌房”;“一颗印”(“窨子屋”)、“三坊一照壁”的合院建筑;江南赣语方言区以穿斗式和穿插混合式结构为主的敞厅-“四水归堂”的天井建筑或“土库”建筑;江南徽语方言区以堂楼为中心,高耸的马头墙、插梁式穿斗结构,精工木雕、楼面地砖为特色的天井建筑;江南吴语方言区以穿斗-抬梁-穿插混合式结构形成的多进厅堂和宅园建筑;华南客家方言区以夯土厚围墙和内部木屋架构成的客家土楼、围屋;华南闽语方言区的潮汕、海南、台湾等地区的多进合院建筑;华南粤语方言区的广府系以天井、冷巷、重瓦散热屋顶为特色的多进合院建筑等。最后,本项目核心成果分别在新近创刊的科学出版社与同济大学合办大型双语期刊《建筑遗产》(常青主编)、大型综合性著作《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常青主编)、《南方建筑》风土建筑保护与再生专栏(2014年第5期客座主编常青)、《建筑师》、《时代建筑》等刊物和著作中发表,并已制作了各地风土谱系的代表性图谱,将陆续公开发表。可以说本项目预定的目标已经圆满完成,原计划预定的开放式后续研究将长期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