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梅花鹿华南亚种家域利用模式和空间扩散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梅花鹿华南亚种家域利用模式和空间扩散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000196
  • 申请代码:C0304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李言阔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家域是动物进行日常摄食、繁殖和育幼等活动的区域,对动物家域利用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其空间需求,也是评价动物栖息地质量、估测栖息地容纳量、了解动物行为与生态过程的基础。梅花鹿华南亚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级。迄今为止,有关梅花鹿华南亚种家域利用模式的研究仍是梅花鹿种群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本研究试图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采用三角定位法研究梅花鹿华南亚种的个体家域面积、不同个体家域的重叠程度以及家域的季节性变化,掌握梅花鹿华南亚种的空间需求。利用3S技术在家域尺度上分析梅花鹿华南亚种的栖息地利用与选择,揭示梅花鹿对其家域内部的利用模式,确定影响梅花鹿对家域内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的关键因子;进而,探讨近年来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梅花鹿华南亚种的种群空间扩散格局及其成因,为野生梅花鹿种群的保护与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华南梅花鹿家域利用模式及其种群扩散机制,项目实施地点为江西省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经过系统的野外研究和实验室分析,综合使用3S技术分析了华南梅花鹿的空间需求,确定了影响梅花鹿对其家域内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的关键因子,并探究了近年来保护区梅花鹿华南亚种的种群空间扩散格局及其成因。 由于梅花鹿野外种群较小,本项目未能实施无线电项圈跟踪,主要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11年1 月至2013 年12月对保护区梅花鹿栖息地利用进行了野外调查。根据1:5万地形图,随机布设样线,样线覆盖了保护区主要的植被类型,在样线上按水平距离每隔100m机械布点的方法设置5m×5m的样方,共设置样线71条,样线间距>1km,样线长>1.5km,在每条样线上发现梅花鹿新鲜活动痕迹时建立样方,共记录梅花鹿活动样方313个,对照样方769个。本研究发现,海拔、坡度、坡向和植被类型等自然景观因子对梅花鹿的栖息地选择有着极显著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公路、林间森林采伐运柴道路、居民点、农田位置等人为干扰因子也显著影响梅花鹿的空间分布。 本研究利用2000年和2010年桃红岭地区遥感影像,采用无监督分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地覆盖类型分类,比较了保护区近年来植被变化。结果表明,保护区林地面积变化较小,但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变化明显,尤其是农田和居民地面积增加,稀疏灌丛面积剧烈减少。与历史空间分布相比,保护区梅花鹿种群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种群扩散,分布仍然集中在核心区,否定了早期研究人员认为桃红岭地区梅花鹿存在严重种群扩散的观点。我们发现,目前保护区梅花鹿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是1224.0hm2和2164.7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2%和18.0%,较2000年减少了2409.8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9.3%。由于受到居民点、道路、农田、森林采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致适宜和次适宜生境严重破碎化,景观破碎度指数由2000年的0.43增加到0.59,环境容纳量仅为368±105只,梅花鹿家域平均面积为11.8hm2. 适宜生境的丧失和破碎成为限制梅花鹿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我们为该种群的保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包括改善采伐方式,避免高噪音工具的使用;开辟生境走廊,联通适宜生境,拓展梅花鹿的生存空间;打击盗猎行为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5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1 著作 1
李言阔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