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以7万人的自然人群队列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微观实验技术,包括通过抽样调查技术确定研究对象,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方法,采用多种免疫组化和分析化学方法检测有机氯化合物血浆残留、淋巴细胞DNA加合物和氧化DNA损伤水平,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分析UGT、SULT等Ⅱ相代谢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分析明确有机氯内暴露、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大肠癌发病危险性的关系;DNA加合物和氧化DNA损伤水平作为大肠癌危险性评估接触指标的有效性;结合已进行的研究明确各基因多态间及其与其他环境暴露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明确外环境暴露致大肠癌发生整个疾病发生链中,各暴露因素、基因多态的作用及其相关性,解开"黑匣子"之谜,为疾病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思路。以优化大肠癌数量化筛检模型,为大肠癌病因学研究和致病机理的阐明以及预防、治疗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以7万人的自然人群队列为研究对象,以该人群1990年5月至2005年5月发生的原发性结直肠癌存活病例,排除继发性结直肠癌以及不属于队列人群的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例,共206例,为病例组;对照组通过2002年和2005年分别开展的两次单纯随机抽样调查获得,最终合计845例构成了本次研究的对照人群;进行环境暴露体内标志、遗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员面对面调查完成现场有关环境暴露的问卷调查工作,通过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完成了CYP1B1、SULT1A1、UGT1A6、UGT1A7等Ⅱ相代谢酶基因和XPD 、XRCC1 、XRCC3 和hOGG1等DNA 修复基因以及P53通路中相关基因多态的检测,同时通过免疫组化和分析化学方法检测了人体中有机氯化合物血浆残留和淋巴细胞DNA 加合物水平。采用分层分析、叉生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Cox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环境暴露体内标志、遗传多态性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环境-基因、基因-基因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