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高通量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项目名称:高通量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 批准号:90919047
  • 申请代码:C0606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杨福全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不同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构成了"组蛋白密码"。开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探讨"组蛋白密码"的组成、作用和识别机制有利于了解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肿瘤等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对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将开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的分析技术方法研究,建立高通量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技术方法。这包括组蛋白提取方法的优化,HPLC分离方法的选择和优化,MALDI-TOF/TOF-MS分析方法的建立和优化,2D-LC-ESI-MS/MS 分析方法的建立和优化;建立无标记和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定量(比较)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技术方法。课题将致力于开展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动态变化研究,还将进行肿瘤、出生缺陷等疾病相关组蛋白修饰分析研究。

结论摘要:

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出项目的精华,如背景、方向、主要内容、重要结果、关键数据及其科学意义等。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不同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构成了“组蛋白密码”。开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探讨“组蛋白密码”的组成、作用和识别机制有利于了解细胞定向分化过程、肿瘤等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对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开展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的分析技术方法研究,建立了系统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分析技术方法。包括生物样品中总组蛋白提取方法、组蛋白的HPLC分离方法、组蛋白的HPLC-ESI-Q-TOF-MS分析测定方法、基于2D-LC-ESI-MS/MS的组蛋白修饰位点分析鉴定方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比较分析等技术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可以首先通过精确测定组蛋白的分子量,从每个完整组蛋白的分子量的分布分析其修饰的变化和水平;然后通过系统每个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位点,深度分析“组蛋白密码”。本研究开展了出生缺陷(如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系统分析。从胎儿脑组织中组蛋白H1, H2a, H2b, H3, H4中鉴定了61特异修饰位点,其中38修饰位点为首次报导的新位点。通过比较分析比较正常胎儿脑组织和神经管畸形的组蛋白的修饰发现NTDs组蛋白中完全不存在H3K79me和H2bK5me两种修饰,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组蛋白修饰与神经管畸形关联奠定了基础。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杨福全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