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芯片及核酸序列分析确定氟骨症易感基因序列;用高剂量氟处理动物及培养细胞复制活体内外慢性氟中毒模型。用受体结合实验测定骨培养细胞中骨生长调控因子,受体密度,用西印迹法测定这些受体在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用核酸酶保护实验测定这些受体在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深入地研究氟骨症发生机理,为预测、早诊及有效防治氟病提供理论依据。
本项目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动物试验、细胞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索小儿氟骨症的影响因素;探索对氟骨症易感的遗传物质;从组织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氟骨症骨病变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 小儿氟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燃煤、煤火烘干粮食、辣椒以及厨房与居室没有分开;2. 用病区煤烘玉米喂养大鼠,成功复制出亚慢性氟中毒动物模型,表现出氟斑牙和氟骨症;3. 成功复制成骨细胞氟中毒模型。成骨细胞IGF-1β受体的mRNA、蛋白水平在一定氟浓度范围内增高;不同氟浓度RANKL 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增高趋势, OPG有下降趋势;4. 病区氟骨症患儿易感性高的特异基因序列可能为BMP-7基因上的6689145-6689146之间的T碱基插入突变和6691034A→G这两个多态性位点;5. 从环境、行为、生活习惯、发病机理等方面提出了我省病区小儿氟骨症的防治措施;6. 寻找到几个反映小儿骨变化的敏感指标,这对小儿氟骨症的早期预测、早期诊断及防治评估体系的建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 该项目已发表论文6篇,预计尚可发表论文10篇;8. 该项目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