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穴位敏化对痛觉和内脏运动调节效应及其感受器机制
  • 项目名称:穴位敏化对痛觉和内脏运动调节效应及其感受器机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173205
  • 申请代码:H27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景向红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穴位敏化和疾病相关的动态过程是对于研究穴位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病理状态下引起的穴位敏化为基点,以不同感受器受体基因敲除小鼠(ASIC2-/-, ASIC3-/-,TRPV1-/-)为载体,系统研究穴位敏化与感受器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探讨导致穴位敏化的原因,研究其感受器机制。在此基础上,观察由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引起的穴位敏化过程中所参与的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的动态过程;进一步从功能上研究敏化穴位对痛觉和对内脏运动功能的调节,判断不同感受器缺失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最后研究激活穴位不同的感受器对针刺镇痛效应和内脏运动的调节效应,系统阐述穴位敏化的动态过程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揭示穴位敏化的镇痛效应和对内脏运动的调节效应与感受机能的关系。

结论摘要:

穴位敏化和疾病相关的动态过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急性胃粘膜损伤导致体表穴位敏化的形成,且形成敏化的神经机制和穴位效应的神经传入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首先观察胃粘膜损伤造成穴位敏化,探讨局部穴位敏化的组织细胞化学改变,结果表明与胃粘膜损伤相关的穴位主要是脾俞(BL20): 88.23%, 胃俞(BL21): 82.35%, 脊中(DU6): 58.82%, 膈俞(BL17): 47.5%, 中脘(RN12): 17.64%, 上脘(RN13): 5.88%。其局部表现为伤害性神经肽SP、CGRP和致敏物质HA、5-HT的升高。其动态过程由轴突反射导致的神经末梢释放伤害性神经肽CGRP作用于血管,导致血管扩张,血浆渗出,SP作用于肥大细胞的NK1受体,导致局部肥大细胞聚集脱颗粒,释放HA、5-HT,形成了“穴位敏化池”。其次观察了穴位敏化的电生理学特征,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的渗出点主要分布在“膝前”、“足三里-上巨虚”区域。刺激这些区域引起坐骨神经干C类纤维的动作电位发放的阈值较非敏化部位以及正常对照同部位显著降低(P<0.01,P<0.05)。而且敏化的“膝前”、“足三里-上巨虚”接受2倍阈值刺激引发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个数多于敏化态的非穴位区域(P<0.01,P<0.05)。说明体表穴位接受刺激及刺激后效应随着内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动态变化,敏化的穴位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特征。在敲除了C纤维的TRPV1受体的动物模型上,这种敏化现象消失。说明这一轴突反射是由C纤维介导的。第三,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穴位对靶器官调节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中脘对胃运动的抑制作用的IC50和足三里对胃运动的促进作用的EC50的值都接近激活Aδ纤维的阈值,在激活C纤维后,其作用达到饱和。采用ASIC3和TRPV1基因敲除小鼠研究感受器缺失后刺激穴位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中脘对胃运动的抑制效应还是足三里对胃运动的促进作用,都需要激活TRPV1受体才能起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针刺镇痛的穴位传入,证明了局部同节段的镇痛效应激活ASIC3有一定的效应,而全身性的镇痛效应需要TRPV1参与。总之本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敏化的感受器机制是由TRPV1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形成的“穴位敏华池”,而穴位其对痛觉和内脏运动的调节同样需要TRPV1参与。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景向红的项目
期刊论文 5 会议论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