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在我国一种常见且不易预防控制的职业性损伤。本项目想通过听力损失相关microRNA-183(miR-183)的确认,并通过对2000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miR-183及靶基因SNP检测分析,初步了解miR-183及靶基因SNP的分布情况,再通过建立miR-183靶基因SNP毛细胞模型,利用噪声性听力氧化损伤机制,观察靶基因SNP调控情况,探讨其调控机制。本项目完成后可系统了解我国汉族职业噪声暴露人群NIHL人员中miRSNP的分布,从分子基因水平了解miRSNP对毛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阐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分子机制,筛选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标志物,并获得可推荐实际应用的分子标记物2~3个。作为职业病防治领域的研究,最后的成就在于为有关企业及劳动者提供有效的职业健康保护,特别应在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occupational noise;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cochlear hair cell;noise susceptibility gene
噪声是一种频率与强度变化毫无规律的随机组合的声音,其普遍存在于生活、生产环境中。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最主要的职业危害之一。职业性噪声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何解决职业性噪声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问题?根据我们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经验,一方面是加强防护,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另一方面就是寻找出一种能筛查出对噪声易感的劳动者的分子标记物,减少噪声易感者对噪声暴露的机会。因此,在DNA水平探讨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致病机制、寻找噪声易感基因,确定NIHL易感分子标记物已成为防治职业性噪声聋这种职业病的重要研究工作。以往的研究发现个体对噪声暴露的易感性有明显差异,表现为等量的噪声暴露导致不同的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虽然有相当多的体内外因素可以影响NIHL的易感性,但基因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存在易感人群这一科学问题,利用职业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细胞模型等方法,系统的探讨了噪声易感人群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进行了功能学验证。本研究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包括①耳蜗毛细胞损伤模型建立;②建立和完善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人群筛选方法;③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筛选与听力损失有关的目标miRNA及靶基因SNP位点。④研究miR-183家族对内耳毛细胞CLIC5基因表达的调控。⑤研究中国汉族职业噪声暴露人群miR-183及靶基因SNP的分布情况。⑥研究miR-181a对耳蜗毛细胞c-fos表达的调控。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①本研究的成果“职业性噪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损伤及易感性指标研究”获得2012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排名第1。②参与制定噪声健康监护[GBZ188-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GBZ49-2007]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项。上述标准制订和颁布,对控制噪声危害具有重要意义。③NIHL易感性指标已在职业流行病调查中得到初步应用。④在国内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4篇。⑤已培养研究生6人,正在培养1人。本项目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可防止一些噪声高敏感个体进入强噪声暴露工作岗位,降低职业性噪声耳聋的发病率,以及由此引起的职业病纠纷,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