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贵州退化喀斯特为研究对象,在研究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发生学、土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和荒漠化防治理论,通过野外调查、定位观测、室内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手段,研究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生物学特征及土壤质量演变机制,包括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强度及代谢熵、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酶活性等。结果表明, 从草地恢复到灌木群落时,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说明在植被恢复的初期,植被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比较大,当植被恢复到一定程度,覆盖度和种群相对稳定之后,植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逐步降低。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固氮菌的数量明显上升,土壤基础呼吸明显增强,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评价土壤生物学肥力质量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裸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由于土壤物质循环逐渐加快,微生物活性逐渐增强,土壤生物学肥力逐步提高。
英文主题词degraded Karst; Forest restoration; Soil biological quality,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