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TAM受体分子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及电针的治疗作用
  • 项目名称: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TAM受体分子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及电针的治疗作用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001541
  • 申请代码:H271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朱燕珍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血管性痴呆(VD)是以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老年性疾病。海马长时程增强(LTP)障碍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但其分子信号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药物防治效果不甚理想。理论上认知障碍的改善都涉及海马LTP的改善,最终归之于突触相关蛋白合成的改善。新近发现的TAM受体(Tyro3、Axl和Mer)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其激活依次导致磷脂酰肌醇3激酶、激酶Akt、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磷酸化激活,使翻译调节因子P70s6激酶和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4E-BP1激活,导致突触相关蛋白合成,促进LTP的产生。本项目采用Western blot、RT-PCR、免疫荧光双标记、原位杂交等技术,拟从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角度研究TAM受体分子信号途径在VD发病中的作用,以探讨VD的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电针治疗,并重点观察电针对海马TAM受体分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为电针治疗VD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本研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运用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脑立体定位-神经电生理法测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记、原位杂交等技术手段研究Tyro 3/mTOR/Akt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本研究结果首次发现1.Tyro 3/mTOR/Akt信号的改变是脑缺血导致VaD发生的重要发病机制;2.Gas 6对VaD大鼠海马Tyro 3信号途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电针治疗VaD大鼠明显改善Tyro 3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突触素蛋白Ⅰ和PSD 95的表达,改善海马长时程增强,从而改善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上述的结果证实了我们预测Tyro 3受体信号途径在脑缺血缺氧导致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并为电针治疗VaD大鼠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项目已发表4篇科研论文,其中3篇被SCI数据库收录,最高影响因子达3.81。项目负责人获得一项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并有一篇科研论文获得《神经再生杂志》优秀论文一等奖。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朱燕珍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