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VaD)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因此需建立VaD有效的早期预警机制。本实验建立VaD大鼠模型,引入事件相关电位,运用学习记忆成绩测试、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神经电生理等方法,观察电针治疗对VaD大鼠神经相关电位及脑内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影响,为VaD的早期预警及评价针灸疗效和预后提供实验依据;观察事件相关电位与AChE在VaD不同分期中的相关性及探索VaD的早期预警"信号",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胆碱能神经递质在VaD大鼠认知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及建立VaD早期预警的可能性。
Vascular dementia;electroacupuncture;event related potentials;acetylcholine neurotransmitter;warning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P300、血和脑组织中AchE活性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探讨P300和AchE在VD大鼠认知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及在VD早期诊断中的预警价值及可能机制,为VD早期预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120只,体质量(400±50)g,学习训练后筛除过于敏感或迟钝的大鼠,保留110只用于实验。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10只为假手术1组、10只假手术1组。余80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造模, 4天后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记忆能力测试确定造模成功并保留40只,再随机分为电针组、西药组、模型1组、模型2组。电针组每天电针1次,7次为1疗程 ,共治疗4个疗程;西药组予以尼莫地平灌胃,疗程与电针组平行。余各组与电针组平行饲养。成功分组后及各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记忆成绩测试、神经行为学评分及P300测试,并在成功分组后对假手术1组、模型1组进行断头取脑保存脑组织,第四个疗程结束后取血及脑组织,ELISA法检测大鼠血及脑组织中AchE的活性,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变化。采用SPSS 17.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模第4天后模型大鼠记忆成绩的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提高,P300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显著下降,而血及脑组织中AchE活性均明显升高;光镜下模型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较少;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疗程结束后,电针组、西药组各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疗程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大鼠学习记忆潜伏期明显增加(P<0.05)、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此后随着疗程的增加,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的潜伏期均逐渐增加,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则逐渐降低;P300的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升高;而血及脑组织中AchE活性较模型组降低,且存在相关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增加,结构接近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西药组相比,电针组记忆成绩的潜伏期和P300的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显著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是治疗VD的有效方法;改善VD大鼠海马CA1的变性神经元,促进其恢复,使其神经元数目增多;使VD大鼠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并可良性调节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