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
  • 项目名称: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1173240
  • 申请代码:G031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杨云彦
  • 依托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本项目从能力的视角展开农民工发展与社会融合理论构建和政策研究。宏观层面,重点分析农民工政策对其目标群体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的宏观效应及其后续影响,为促进农民工能力发展、社会融合、推动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明确的理论依据;微观层面,基于经济主体(农民工、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区域差异,着重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农民工群体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的差异及社会支持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本项目的特色在于(1)本项目从能力发展这一视角出发,把农民工的自身禀赋和外部的社会支持统一在了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里面,具有更明确的政策含义。(2)农民工不仅要面对自身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内生性变量的约束,以及制度性的歧视政策等外生变量的限制,还要面对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这些都会阻碍农民工的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本项目通过实证分析,明确社会支持在消除这些约束条件及促进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中的作用。

结论摘要:

现有研究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文献多集中于社会学领域,而本项目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基于农民工自身禀赋等内生性变量和政府社会支持政策等外生性变量,建立一个理解经济转型期农民工能力发展和社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明确其中的约束条件和动力机制,为我们理解农民工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课题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1)经济转型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农民工现状研究;(2)经济转型期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3)基于个体特征的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专题研究;(4)基于企业特征的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专题研究;(5)基于区域特征的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专题研究;(6)我国农民工社会支持政策的地方经验的个案研究;(7)促进农民工能力发展与社会融合的社会支持政策研究。 课题利用的关键数据主要有1998年和2005年武汉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2007年湖北省丹江口、郧县和河南省淅川县农村入户调查数据;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等系列数据。2013和2014年全国六省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利用计量工具,研究主要发现有(1)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包括群体进城后在就业、行为、心理、文化、身份认同等多维度上的融合,是融入与接纳相互交织的互动过程。(2)能力贫困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根本障碍,表现为城市就业能力的贫困、家庭保障能力的贫困和城市生存能力的贫困;个人素质、家庭禀赋、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个人发展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技术学习、资源获得、权利赋予是农民工能力动态形成的重要环节。(3)城市长期保障的缺失、农村较高的收入预期会降低城市融入意愿;工作时间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具有代际差异,业余生活有显著影响但不存在代际差异。(4)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社会资本越丰富、家庭化迁移程度越高,农民工社会融合程度越好。课题研究的科学意义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健全劳动合同关系和城镇居民医保体系,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以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7
  • 0
  • 0
  • 0
  • 2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1 会议论文 13 获奖 2 著作 2
杨云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