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湿热气候区旅游景区的微气候舒适度研究
  • 项目名称:湿热气候区旅游景区的微气候舒适度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1078314
  • 申请代码:E0802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董靓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旅游景区的微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数量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景区微气候舒适度不仅取决于旅游气候条件,还和景区内的地理因素、景观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使旅游景区形成不同微气候舒适度。湿热气候区的旅游景区闷湿和冷湿气候特征增加人体不舒适感,影响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人工降温除湿会增加能耗。研究湿热气候区旅游景区的微气候舒适度,从景区规划设计和管理角度探讨微气候环境改善,为旅游者提供自然健康舒适的旅游活动环境,有利于改善景区的旅游效益,同时有利于景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改善。微气候舒适度是当前环境设计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外专家有关微气候舒适度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城市建筑室内外环境,其研究成果不能直接用于景区微气候评估及规划设计中。本项目从旅游者角度研究湿热气候区旅游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揭示景区微气候舒适度与游客流量与行为及景区规划设计三者的关系,从而为湿热气候区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子。不同的季节,游客选择的旅游景区不同,在景区的活动行为也不同。同一景区同一季节,微气候舒适度不同,游客游憩行为也会不同。部分景区部分景点采用机械设备调节室内微气候舒适度以招徕游客,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景区的能耗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更是恶化了室外热环境,也没能满足游客实现到景区接触自然的户外宜人气候环境的愿望。因此,适应或调节改善景区微气候环境,规划设计自然、健康、宜人的旅游景观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题首先通过对湿热地区旅游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构建了旅游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包括评价参数、评价指标和微气候舒适度等级划分。研究结果便于从空间上比较景区之间的微气候环境舒适度,从时间上比较分析同一景区的微气候舒适度变化。 第二,进行基于微气候舒适度的景区气候区划,并以四川省旅游景区为例进行微气候舒适度区划。为具体定量描述各气候区及具体界定气候区地理范围,特别是湿热气候区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三,分析了微气候舒适度阈值与景区游客游憩行为的相关性,由此,提出湿热景区游客在景区游憩活动的微气候舒适度阈值。 第四,定量分析了湿热景区主要景观要素对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的影响,为利用景观要素改善微气候舒适度提供了技术参考。 第五,选取典型的湿热景区中城市景区和乡村景区进行实证研究,为同类型的景区从游客角度改善微气候舒适度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5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董靓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