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双结非晶/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结构性缺陷问题的基础研究
  • 项目名称:双结非晶/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结构性缺陷问题的基础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61066003
  • 申请代码:F0403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胡跃辉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采用双结micromorph叠层电池结构,能较好地解决非晶硅太阳电池光衰退问题和提高其效率。但这种电池存在如下结构性缺陷(1)顶、底电池的np连接缺陷,pn结反偏影响光生载流子收集效率;(2)顶电池本征层减薄,影响电池对入射光的吸收效率;(3)顶、底电池电流不匹配,影响电池性能。提出用n+_ZnO:Al/p+_μc-Si:H薄膜结构的重掺杂n+p+隧道结串接叠层电池顶、底电池方案,及采用偏光源方法实现顶、底电池电流匹配的研究内容。用隧道结隧穿特性和其自身的陷光性能,综合地解决双结micromorph的np连接缺陷和内部陷光问题,是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点。研究中,n+p+隧道结高透光性、高电导特性、良好隧穿性能和陷光特性工艺的解决,是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预期成果揭示双结micromorph叠层电池结构性缺陷影响电池性能的机理,及电池效率大于13%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结论摘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一种具有良好隧穿性能和陷光性能的ZnO:Al/p+-μc-Si:H遂道结薄膜材料,同时研究用这种遂道结薄膜材料来连接双结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顶电池与底电池的连接缺陷问题,达到了计划合同书要求。项目完成过程中(1)首先,研究了导电性能、透光性能和陷光性能优异的ZnO:Al薄膜制备工艺及在太阳电池前电极上应用,具体开展的研究内容为①通过二步法直接制备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绒面ZnO:Al薄膜。ZnO:Al薄膜透过率达到了85%以上,最低的电阻率也达到了7.8×10-4Ω?cm。将这种薄膜应用到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前电极上时,发现前电极与电池窗口层之间接触势垒高,影响电池性能,插入一层微晶硅层后,电池填充因子达到70.5%,转换率也达到了7.9%。②研究了ZnO透明导电薄膜带隙宽度和电阻的调控规律。采用溶胶-凝胶制备Mg-Sn共掺杂ZnO薄膜,发现Mg、Sn掺杂量的变化,可以达到调控ZnO薄膜带隙宽度和电阻的目的,当Mg:Sn掺杂比例为2at%:0.5at%时,ZnO薄膜带隙宽度为3.27eV、电阻率为3.1×10-2Ω?cm的最佳值。③进行了对ZnO薄膜的氢化处理以减小ZnO层与a-Si:H的接触势垒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对ZnO薄膜的氢化处理可以改善ZnO:Al-H薄膜的电学性能,起到降低ZnO层与a-Si:H的接触势垒高度的目的,电阻率最低达到7.58×10-4 Ω?cm、透过率保持在80%左右;同时,发明了一种对SEM图像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分析的方法,定量地分析薄膜表面形貌;(2)第二,利用优化工艺制备的ZnO:Al薄膜基础上,研究了ZnO:Al/p+_μc-Si:H隧道结制备及性能,获得了具有优异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ZnO:Al/p+_μc-Si:H隧道结光透过率大于80%,电阻率为8.89×10-4Ω.cm,当测试电压为0.08V时,其隧穿电流为24.5mA/cm2。(3)最后,研究了用ZnO:Al/ p+_μc-Si:H隧道结,来连接双结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顶电池与底电池,发现当隧道结厚度为51nm时,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顶/底电池电流匹配最好,电池的性能参数为短路电流为Jsc =15.69 mA/cm2, 开路电压Voc=1.44 V, 填充因子FF=64.49%, 转换效率Eff=14.67 %。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4
  • 2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胡跃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