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紧密,要求三类政策协同;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三类政策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趋势上加强三类政策协同是国际创新型国家在政策上的共同取向;但我国三类政策协同状况欠佳,学者对此关注不够,三类政策协同研究基本空白;有关政府部门已对此关注,急需加强研究。本选题基于所提出的三类政策协同关系类型构想(互补、缺失、交叉、独立、冲突)和协同主要通过"政策群"体现的基本判断,拟建立三类政策协同的"影响因素-效果(SIE-FE)"模型,构建三类政策协同机制理论;建立以"根-干-枝"为结构特征的政策群梳理框架并设计多种政策群识别途径;建立政策文本编码体系以获得半定量化数据,为系统描述政策协同状况提供新思路和操作性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手段,明晰我国三类政策协同状况不佳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本项目是对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成果不仅可弥补理论研究的空白,还将直接为政策实践提供指导。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policies group;coordination mechanism;theoretical model;analysis framework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向着科技立国、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效发展的方向努力。到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将“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此目标,国务院和国家各部委均出台了大量激励创新的公共政策。随着政策数量的不断增加、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政策体系的复杂性明显增加,为提高政策实践的绩效,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政策体系的协同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趋势上,加强政策协同也是国际上创新型国家在政策实践中的共同取向;但从现状看,我国三类政策的协同状况不佳;在理论层面,学者对三类政策协同问题关注不够。这种情况亟待改变。本研究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主线,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六个典型政策群的政策演进历程梳理回顾,分析其演进特点和协调情况;以此作为起点,提出政策协同机制的理论模型;借鉴并创新地融合应用多领域的研究方法,提出政策协同分析框架,为政策协同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进而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政策群的政策演进和协同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改进建议。本研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具有开创性和重要的理论、现实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1)理论方面,提出政策协同机制理论模型,解释了政策协同的内在机理和驱动因素;(2)方法上,提出将定性的、非结构化的政策文本“数据”定量化和结构化描述并分析的方法论,突破了政策研究中遇到的重要瓶颈问题;(3)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创新政策数据库,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结构化的数据源基础;(4)实证方面,率先开展大样本、跨政策群研究,丰富了有关研究成果;针对多政策群及我国的创新政策体系建设,提出改进政策协同状况的措施建议,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推进、实施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