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路径选择的社区级避难生活圈划设与布局模式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例
  • 项目名称:基于路径选择的社区级避难生活圈划设与布局模式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例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51008156
  • 申请代码:E08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王江波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国内的防震减灾相关规划,强调市级避难场所的布局,忽视社区级避难场所的设置,对人的避难行为与避难空间的相关性探讨十分薄弱。国际上对避难空间的研究,以日本的"防灾生活圈"为代表。但是,"防灾生活圈"以避难场所为中心,通过导向系统进行避难引导,却忽视了居民对避难地点的自主选择与指定避难场所的差异;而且,不同人群日常出行习惯的不同,也直接影响到对避难空间的选择。本课题以地震灾害为例,提出"避难生活圈"概念,是以居住小区为中心,以小区周边的各个避难场所为边界节点所构成的圈域;将人的避难行为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避难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路径选择与日常出行的相关性、不同人群避难路径选择的共性与差异性等问题,借助HAZARD软件进行灾害情景模拟、现场避难模拟实验,运用ACO智能优化方法建构最优避难路径空间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社区级避难生活圈的划设和布局模式,为避难空间相关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结论摘要:

在我国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对避难空间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现实情况是在很多城市避难场所普遍缺乏。目前,我国的避难场所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单纯强调避难空间资源的分配,忽视民众这一避难主体的需求特征;重视中心避难场所选址而忽视紧急避难场所的落地等。本文的基本假设是避难场所布局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问题,人的避难空间选择行为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核心研究问题是在地震发生的紧急时刻,居民如何选择避难空间来进行避难;同时,又该如何对居民的避难选择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并用来有效指导避难空间的规划布局。围绕这一问题,将居民的避难行为作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大量的访谈问卷和行为地图的调查,研究居民选择避难路径和避难场所的空间特征和行为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力求建立起一种避难空间选择特征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并构建基于居民避难行为特征的住区避难生活圈的理想模式。其中,在避难场所的空间特征分析中,重点分析了潜在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离散度、居民选择的避难地点的用地类型及其比例关系、避难地点的有效性程度、避难地点的数量与密度、避难距离的分布区间及其比例等;在避难路径的空间特征中,分析了避难路径的平面线形、绕曲指数、方向性、连续性和集中度;在避难圈的空间特征中,分析了避难圈的平面构成及其影响要素,以及避难圈的优良度评价。在行为特征方面,总结出居民避难空间选择中的八种典型行为,即就近避难行为、出口滞留行为、原地不动行为、返宅行为、迂回行为、惯性行为、从众行为和恐慌行为。分析了这些行为的主体人群属性,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在避难圈理想模式建构中,通过分析避难空间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条件,初步建立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并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构建了避难圈的选址模型。同时,提出了避难圈理想布局模式的基本原则,避难场所、避难路径和避难圈的规划控制要求。通过对避难场所、避难路径、避难生活圈、居民避难行为进行分析,论文逐渐理清四者的相互关系,得到以下主要观点第一,避难行为与城市空间关系密切。第二,避难路径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避难效率的高与低和避难效果的好与差。第三,在住区层面,适宜解决的避难问题主要集中在紧急避难和短期固定避难阶段。第四,避难生活圈的圈形,受到避难空间资源的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的双重影响。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0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6 获奖 2 著作 2
王江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