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吸入性麻醉中的作用
  • 项目名称: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吸入性麻醉中的作用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471663
  • 申请代码:H09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张西京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吸入麻醉属于全身麻醉,全麻药的作用机理是麻醉学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全麻药作用的脑内部位尚无确定答案。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受刺激后迅速磷酸化,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神经元的活动,是一种新的功能形态学标志物。其在麻醉机理中的作用目前尚无研究报道。我们新近的实验发现异氟醚对小鼠不同脑区的ERK1/2有激活和抑制两种作用。因而我们推测MAPK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吸入性麻醉药的脑内作用。本研究拟利用磷酸化的MAPK作为指标去定位参与吸入性麻醉的脑内核团;并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研究方法,研究参与吸入麻醉的脑内核团神经元的化学性质及核团之间的纤维联系;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吸入性麻醉剂在脑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结果为探索吸入性麻醉剂在脑中的作用部位及其作用机理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摘要:

全麻药的作用机理是麻醉学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信号分子的磷酸化作为主要指标,定位参与吸入性麻醉机制的脑内核团,并研究了参与吸入麻醉的脑内核团神经元的化学性质。通过异氟醚、七氟醚麻醉-苏醒循环动物模型, 我们观察及评估了脑内磷酸化ERK1/2、CaMII、PKCγ及CREB的表达变化,并观察了给予ERK1/2抑制剂和毁损部分核团后对麻醉效应的影响。我们发现脑内pERK1/2 正常大量表达的部位如大脑皮质、海马等麻醉后显著下降;而正常状态下几乎无ERK1/2表达的核团如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杏仁中央核、终纹床核卵圆亚核、E-W 核、臂旁外侧核、孤束核和延髓外侧网状核的磷酸化ERK1/2 显著增高。动物苏醒后除下丘脑室旁核外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我们观察到麻醉过程中脑内部分活化的神经元为GABA能和Urocortin能细胞。毁损杏仁核和E-W核对异氟醚的麻醉效应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的发现提示:麻醉-苏醒循环中pERK1/2表达的改变可能与麻醉的中枢机制或麻醉的相关效应有关。这些结果为探索吸入性麻醉剂在脑中的作用部位及其作用机理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张西京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