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样本流调发现肝肾亏虚、湿热未尽是乙肝慢性化的关键病机,结合肝肾同源理论,我们提出"慢乙肝从肾论治",由此形成的补肾方治疗慢乙肝,历经30余年,并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得到业内广泛认同。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补肾方能通过增强Th1而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控Th1/ Th2的平衡,并能下调Treg数量,结合文献,我们提出"慢乙肝从肾论治是通过平衡免疫调控网络实现的"的假说。基于近年对免疫调控网络认识的逐步完善,尤其是Th17的发现及其与Th1、 Th2、Treg的平衡在慢乙肝进展中的重要性的阐明;并基于中医方证理论以方测证,拟采用2×2交叉设计,通过分析不同临床类型不同中医证候(肾虚证与非肾虚证)的慢乙肝患者,经清肝和补肾交叉治疗后,其免疫调控网络(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效应分子)的状态,及其相互间关系,进一步论证该假说,为丰富慢乙肝治法理论的内涵提供研究基础。
chronic hepatitis B;liver treatment from nourishi;immuneregulation;Th17/ Treg;Th1/Th2
本研究从Th17及其与Th1、 Th2、Treg的整体免疫调控网络(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效应分子),以期论证“慢乙肝从肾论治”治则理论的免疫学基础。围绕课题目标,根据课题设计要求,严格按照研究计划执行,较顺利的完成了课题原定任务,有力论证了补肾法治疗慢乙肝的现代免疫学基础,实现了课题预期目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状态差异明显,慢乙肝患者处于严重的免疫失衡状态,包括在免疫细胞水平上,慢乙肝患者CD8+T淋巴细胞比例更高,CD4/ CD8比例显著下降; Th17淋巴细胞比例更高,Treg淋巴细胞比例更低, Treg /Th17比例显著下降;在细胞因子和效应分子水平上,慢乙肝患者穿孔素和颗粒酶B呈现高表达,而TGF-B1、IL-6、IL-17 等细胞因子也显著增高。经治疗后结果表明,补肾法能通过多个环节良性调节慢乙肝患者失衡的免疫状态,其优势作用环节主要在整体细胞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包括补肾法能从整体上显著提高慢乙肝患者CD3、CD4、CD4/ 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能显著下调CD8细胞比例;补肾法能显著降低IL-17和IL-4的表达,并能显著下调RORγt的表达,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Th2、Th17的比例;通过促进INF-a的表达,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Th1的比例升高。据此推测补肾法治疗慢乙肝的主要作用环节,是在不同环节上(包括T细胞数量、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优势环节在整体细胞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补肾法对不同证型患者(肾虚证和湿热证)均有免疫调控作用,尤其对肾虚患者的免疫调控作用明显,符合中医方证理论。此外,与清肝法相比,补肾法能从多个环节实现更全面的整体免疫调控作用,而单纯的清肝法在免疫细胞水平、转录水平未体现出显著的调控作用。依托本项目的研究,发表标注本项目的论文10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4次,培养研究生2名。此外,依托本项目,课题负责人先后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局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获江浙沪中西医结合学会优秀青年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