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尿多形红细胞miRNA及蛋白分析建立IgA肾病无创诊断新的生物标记物
  • 项目名称:基于尿多形红细胞miRNA及蛋白分析建立IgA肾病无创诊断新的生物标记物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171645
  • 申请代码:H20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蔡广研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血尿是我国最常见肾脏病-IgA肾病的主要表现。尽管尿多形红细胞是肾小球疾病的证据之一,但尿多形红细胞的性质与具体肾脏病的关联尚无定论。研究证实红细胞中存在丰富的miRNA,我们发现尿红细胞miRNA在不同肾脏病中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不同病理表现IgA肾病的尿多形红细胞;检测尿红细胞中与肾脏致病关系密切的miRNA的表达,筛选出疾病候选标志物;利用激光微分离技术,研究尿红细胞miRNA与不同病理表现IgA肾病肾小球miRNA表达的相关性;通过细胞共孵育明确系膜病变对尿红细胞miRNA表达的影响;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候选miRNA的靶基因;分析尿红细胞膜蛋白成分及氧化异常,明确尿多形红细胞的异常结构基础,通过免疫电镜等进行验证。进而建立尿红细胞miRNA与尿已知标志物的关系。研究将通过尿miRNA和蛋白分析建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评估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并通过病例随访进行验证。

结论摘要:

血尿是我国最常见肾脏病-IgA肾病的主要表现。尽管尿多形红细胞是肾小球疾病的证据之一,但尿多形红细胞的性质及内容物与具体肾脏病的关联尚无定论。本课题利用已经建立的IgA肾病协作网的工作平台,已留取了来自北京市多中心的IgA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标本近1000份,为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生物标志物的验证工作提供了条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IgA肾病生物标志物的挖掘与整合,我们验证了差异性尿沉渣miRNAs标志物和尿液蛋白质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不仅与尿蛋白、eGFR等临床指标相关,也能反映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的病理损伤特点及程度。联合尿miRNAs与蛋白尿等多个标志物可以提高病情评估的准确性。尿液标志物的基线水平可以预测IgAN病变进展以及对临床治疗的反应性,成为潜在的IgAN无创标志物。本课题还建立了简单高效的CD235a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尿红细胞的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尿红细胞打下了基础。此外,利用流式细胞仪结合CD235a免疫磁珠分选出不同肾病来源、不同形态的尿红细胞,找到了3个主要来源于红细胞的IgA肾病尿液miRNAs标志物,对于无创诊断IgA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ROC曲线显示miR-486-5p AUC面积最大,达0.935。而联合上述三个指标AUC值则增加至0.940。这一发现使无创诊断IgA肾病成为了可能,也为继续寻找新的无创生物标志物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本课题还利用蛋白质高通量芯片结合ELISA技术,找到了新的尿上清蛋白标志物angiostatin,其在IgAN组水平显著高于NC组但低于MN组和MCD组,与临床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angiostatin水平与SCr(r=0.939)、BUN(r=0.931)、Cys C(r=0.923)、U-Prot水平(r=0.784)、全球硬化比例(r=0.718)、新月体比例(r=0.588)均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r=-0.721)呈显著负相关。本课题还发现尿红细胞miRNAs表达量的升高与血红细胞差异无关,而与红细胞经过IgA肾病病变肾单位后的改变相关,而尿多形红细胞分泌含miRNAs的囊泡可能是尿红细胞的干预IgA肾病的重要机制。这有可能解开目前争论不休的尿红细胞干预肾脏疾病预后的谜团。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1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蔡广研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