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IgA肾病(IgAN)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肾小球肾炎,属多基因病,但迄今尚未发现该病明确的致病基因,可能与其异质性较大有关。近来发现,糖基化缺陷IgA1分子(Gd-IgA1)在家族性IgAN中具较高遗传性,但其致病基因尚不明确。本课题组从40个完整IgA肾病家系中筛选出高Gd-IgA1亚型家系,对入选家庭成员应用SNP基因芯片行全基因组扫描,以血清Gd-IgA1为内在表型行定量性状位点(QTL)连锁分析,同时以临床表型行多重连锁分析,进一步单倍型分析,确定易感区段。随机选取10例高Gd-IgA1患者与10例健康人,分离产IgA1细胞,提取纯化RNA,应用人类外显子表达芯片对其进行表达谱分析,行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QTL)分析,帮助确定候选基因。采用候选基因克隆法对可能的致病基因进行克隆,并行功能研究确定其致病性,以期定位Gd-IgA1致病基因。本研究对IgAN发病机制研究具重要价值。
IgA nephropathy;Galactose-Deficient IgA1;linkage analysis;gene chip;mutation
IgA肾病(IgAN)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常见原因,属复杂性疾病。家族聚集性起病提示遗传机制参与IgAN致病,但致病基因不明。研究发现高Gd-IgA1在家族中以常显的遗传方式传递,推测其遗传度为0.54,但Gd-IgA1的致病基因亦不明。本研究目的1)通过对IgAN家系进行Gd-IgA1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QTL连锁分析,定位Gd-IgA1分子的致病基因/区段; 2)利用高通量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和连锁分析寻找家族性IgAN的易感基因/区段;3)通过对大组中国人IgAN患者的研究,建立新的临床风险模型,有效预测IgAN患者预后(ESRD)。本研究首次应用血清Gd-IgA1作为全基因组连锁分析的内在表型,通过对高Gd-IgA1家族性IgAN患者全基因组扫描及Gd-IgA1的QTL连锁分析,识别鉴定出5个Gd-IgA1易感基因所在染色体区段,进一步对最强的稳定信号10号染色体进行微卫星(MS)精细定位,结果提示10p14-15为高HAA-IgA1的易感区段。本研究通过对一个汉族人家族性IgAN/FSGS混合家系进行连锁分析,发现足细胞相关蛋白编码基因(INF2)突变在IgAN/FSG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发现1个新IgAN致病基因和1个新的致病突变 。已完成对入选的7个IgAN家系(33个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目前已经获得28个候选基因和30个无义突变或读码框移位突变,其致病性需要进一步在家系中进行验证。通过对中国619例IgAN患者随访平均41.3个月,发现肾活检时低eGFR、低血红蛋白、低血清白蛋白以及高收缩压的IgAN患者进展为ESRD的风险高。建立新的IgAN预后危险评分系统,可极大帮助预测患者IgAN病情进展风险,解释预后差异的22.9%。通过多中心合作,组建大型IgAN多中心队列,目前参加病人数已经超过2000例,拟在此大型队列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先前建立的风险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对于从生物学角度阐明基因变异导致IgAN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IgAN的致病机制、寻找其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目标、特异性防治IgAN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