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原子层镶嵌方法的氧化锌p型掺杂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原子层镶嵌方法的氧化锌p型掺杂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11074248
  • 申请代码:A040410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单崇新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氧化锌的激子结合能高达60 meV,这预示着在其中有望实现室温激子型发光和低阈值激光器件,但利用受主掺杂剂氮进行氧化锌的p型掺杂时存在难以掺入、掺杂效率低、以及得到的p型导电不稳定这三个难题。针对该ZnO走向应用的瓶颈问题,本项目中提出用原子层镶嵌的方法进行ZnO的p型掺杂。在ZnO生长过程中引入Li-N/Zn-O多层结构,在该结构中几个原子层厚的Li3N外延生长在ZnO表面。这样Li将占据Zn本来应该占据的位置而N将占据O本来的位置,形成锂代锌和氮代氧的有效受主。同时,Li-N键的存在将有助于抑制Li进入ZnO间隙而形成补偿施主;同时,Li-N键还会抑制NO在ZnO中迁移复合形成(N2)O施主,从而增加p型ZnO的稳定性。总之,该原子层镶嵌的掺杂方法有助于解决上述氮掺杂面临的三个难题,从而有望得到稳定高效的p-ZnO。在此基础上可能实现性能优异的ZnO基激子型发光和低阈值激光器件。

结论摘要:

本项目开展的三年间(2011.01- 2013.12),项目组围绕设定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开展工作,采用锂氮双受主复合掺杂方法初步实现了可重复的p型ZnO,其可稳定存在200余天,打破了之前p型ZnO不稳定的观点。将该p-ZnO薄膜用于发光器件和光电探测器件,在国际上第一次实现了可持续工作的ZnO基发光二极管,其持续工作时间从早期的6.8小时拓展到23小时,目前已达97小时;还获得了放置六个月仍能工作的ZnO基发光二极管。以上结果说明该方法获得的p型ZnO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国际上首次实现了MgZnO p-n异质结发光器件,得到了峰值为355 nm的电致发光器件,这是目前已报道的ZnO基发光二极管的最短波长。还基于获得的p型ZnO构建了紫外探测器结构,首次实现了ZnO基pin结构探测器,还实现了五个月响应无明显衰减的自供能紫外探测器。 该项目的主要结果均已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共发表SCI学术论文2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13篇,与他人合著英文专著1部。受邀在国际系列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次,国内系列会议邀请报告10次。项目组也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2012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氧化锌基紫外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 获奖人申德振,单崇新,张吉英,朱海,赵东旭,鞠振刚,刘吉山,刘可为,王立昆,张振中,李炳辉,王双鹏,范希武。2011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题目“氧化锌基低阈值激光研究”, 获奖人单崇新,朱海,李炳辉,张振中,赵东旭,申德振,范希武。本项目负责人单崇新研究员2013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2012年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2011年以负责人身份入选“吉林省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及优秀团队培育计划”。项目执行期间共培养博士生5名,毕业的学生获国家奖学金3人次,中科院院长优秀奖2人次,中科院优秀毕业生2人次,朱李月华奖学金1次,横山明聪优秀研究生奖学金2人次。 可以说,本项目针对ZnO领域的核心问题和国际性难题展开研究,初步实现了稳定可重复的p型ZnO,且该p型ZnO可用于发光二极管、紫外探测器等光电器件。以上结果可能为ZnO p型掺杂难题的最终解决提供可有益的思路和尝试。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0 会议论文 15 获奖 1 著作 2
单崇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