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加突出。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改善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及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还会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缺乏产权和利润驱动,资源配置决策客观上有成本最大化的倾向,这往往导致有限的资源利用效率低效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义务教育生产效率是重要的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但我国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才刚刚起步。本项目拟采用定量与质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分析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联合生产机制,探讨分权、竞争、问责等激励制度对教育生产效率的影响,探究学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律,剖析学校资源使用微观过程。本项目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政府和学校采取科学的教育投资策略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有限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义务教育走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education production efficienc;scale economy;scope economy;scientific development
一、项目完成情况本项目利用多套义务教育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定量与质性研究方法,多视角、多层次、多方法深入地研究中国义务教育生产效率问题,顺利完成了各项即定目标,解决了预设的关键科学问题。具体来说,本项目研究完成内容包括①义务教育生产效率理论界定。②国内外义务教育生产效率研究回顾与展望。③采用多层次分析方法探讨了义务教育人力、财力和物力各项投入对学生成绩的影响。④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义务教育学校家庭联合生产机制以及教育选择制度、分权制度、问责制度等激励制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⑤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经济规律。⑥采用成本函数模型探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范围经济规律。⑦采用案例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义务教育学校生产微观过程。⑧提出了若干有助于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生产效率对策建议。本项目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高有限的教育资源生产效率,缓解长期教育投入不足问题,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走科学发展之路。二、创新之处第一,在国内外率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小学生和中学生联合培养过程中范围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第二,在国内外率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联合生产机制问题,有助于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困扰大多数教育生产效率研究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对学校、家庭的相互作用进行更精确的估计。第三,创造性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教育选择制度、教育分权制度、教育问责制度、教师绩效工资等激励制度对义务教育生产效率的影响。三、取得成果本项目研究人员依托项目研究成果,先后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还有1篇被《教育研究》录用;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摘编论点,1篇论文被EI检索;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完成5篇硕士学位论文。在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年会、第二届全球管理科学大会、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国际研讨会等重要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2012年,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的《教育生产函数与义务教育公平》相关论文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项目负责人主要凭借项目研究成果入选2012年度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计划以及2013年北京市青年学者拔尖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