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青藏高原冈底斯地块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
  • 项目名称:青藏高原冈底斯地块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4055
  • 申请代码:D04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吴汉宁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西北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青藏高原是由泛华夏陆块西南缘和南部冈瓦纳大陆北缘多期次弧后扩张、裂离,弧-弧、弧-陆碰撞形成的复杂构造域。自北向南可划分为泛华夏早古秦祁昆区、泛华夏晚古羌塘-三江-扬子区、冈瓦纳北缘晚古-中生代冈底斯-喜山区。其间有四条板块缝合带曾被认为是冈瓦纳和欧亚大陆的界线印度河-雅江带、西金乌兰-金沙江带、班公湖-怒江带和双湖-龙木错带。大多认为班公湖-怒江带在晚古为两大陆界线,但新成果表明双湖-龙木错带可能是两大陆的界线。羌塘及冈底斯地区已成解决南北两大陆界线的关键部位。本申请利用古地磁研究特有优势,在冈底斯块体选择典型剖面进行构造古地磁学及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正在开展的羌塘块体古地磁研究,重建青藏高原主要块体晚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及其运动学过程,厘定冈瓦纳和欧亚大陆的界线。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及分割它们的双湖-龙木错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本研究的目标。重点恢复C-P阶段三者的古地理位置及变化。

结论摘要:

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界线研究是地学界几十年持续的研究热点,界线位置、性质的确定在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研究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本项目以古地磁学为主要研究手段,针对冈底斯地块开展详细的古地磁研究,重建其在晚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及其运动学过程;为对比研究青藏高原主要构造区晚古生代关键时段陆块位置变化及其运动学特征,厘定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界线提供依据。通过详细的古地磁测试分析,获得了冈底斯地块(也称拉萨地块)泥盆纪至二叠纪古地磁数据,重建了冈底斯地块晚古生代的古纬度变化。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获得了冈底斯地块早-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的两个关键古地磁极位置。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发表或是正在发表过程中。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地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可能相对独立地处于南纬中低纬度地区,并没有拼贴在冈瓦纳大陆北缘(印度或是澳大利亚块体)或者欧亚大陆南缘,晚三叠世之后冈底斯块体北向飘移,拼贴至欧亚大陆南缘。与同时代羌塘地块古地磁数据比较发现,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期间,羌北地块相对于冈底斯地块快速北移,并可能于晚三叠世羌北地块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这样,我们首次确定了在三叠纪发育于冈底斯块体和羌塘地块之间的中特提斯洋的最大宽度。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将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限定特提斯洋演化阶段青藏高原主要地块的陆块位置变化及其运动学特征,厘定冈瓦纳和欧亚大陆的界线等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12 会议论文 37 著作 2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2
吴汉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