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PK-PD研究大川芎方不同途径给药取效差异相关机理
  • 项目名称:基于PK-PD研究大川芎方不同途径给药取效差异相关机理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0902006
  • 申请代码:H28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郭建明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大川芎方是中医临床治疗偏头痛有效方剂,本项目前期研究以相同处方不同途径给药,结果显示鼻腔给药具有起效快、剂量低的特点,据此提出大川芎方给药途径不同,取效物质不同,PK-PD特点不同,进行PK-PD研究可揭示其取效差异相关机理。本项目拟采用鼻腔与灌胃两种给药途径,以藁苯内酯、阿魏酸、天麻素等作为PK指标,以5-HT,DA,NE作为PD指标,建立多组分PK-PD模型,分析二者相关性,指证体内有效成分并进行验证,比较大川芎方不同途径给药体内有效成分组合及作用环节,揭示其组合方式与效应相关性规律,阐明大川芎方不同途径给药取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为方剂多组分-效应关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结论摘要:

大川芎方是中医临床治疗偏头痛有效方剂,但其体内效应物质尚未明确。本项目前期研究以相同处方不同途径给药,结果显示鼻腔给药具有起效快、有效剂量低的特点,据此提出大川芎方给药途径不同,取效物质不同,PK-PD特点不同,进行PK-PD研究可揭示其取效差异相关机理。本项目采用鼻腔与灌胃两种给药途径,以藁苯内酯、阿魏酸、天麻素等作为PK指标,以5-HT, DA, NE作为PD指标,建立多组分PK-PD模型,比较大川芎方不同途径给药体内有效成分组合及作用环节,阐明大川芎方不同途径给药取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为方剂多组分-效应关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在本项目3年的研究工作中,(1) 为了更加准确的选择体内PK研究指标性成分,首先开展了大川芎方体内外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ESI+模式下,大川芎方提取液中的23个色谱峰,14个来自川芎,2个来自天麻,7个共有成分;在ESI-模式下,大川芎方提取液中的21个色谱峰,13个来自川芎,5个来自天麻,3个共有成分。应用MSE与质量亏损过滤技术鉴定了大川芎方在家兔血浆中藁本内酯及天麻素两个主要有效成分的代谢物,检测到藁本内酯的原型及其氧化脱氢、羟基氧化、水解反应的5个Ⅰ相代谢产物和1个半胱氨酸结合Ⅱ相代谢产物;天麻素脱烃基、脱甲氧基的2个Ⅰ相代谢产物和2个乙酰化、氨基酸给合的Ⅱ相代谢产物。(2) 建立了透析液中大川芎方多成分藁本内酯、阿魏酸、天麻素等成分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并采用本方法对大川芎方及其挥发油部位鼻腔/灌胃给药后脑微透析液中以上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大川芎方挥发油部位鼻腔给药后,藁苯内酯可以快速进入脑部并可迅速起效。以上结果也表明鼻腔给药途径与常规给药方式相比具有快速吸收、起效的优势。大川芎方挥发油部位灌胃给药后,藁苯内酯并未测出。(3) 建立透析液中5-HT, DA, NE等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5-HIAA, DOPAC, HVA的HPLC-ECD,柱前衍生化HPLC-荧光及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偏头痛大鼠模型给予大川芎方提取物前后脑内神经递质进行分析。(4) 以大川芎方主要成分藁本内酯,神经递质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为指标,同时定量分析大鼠脑透析液中外源性药物成分及内源性成分变化,建立大川芎方鼻腔给药PK-PD模型。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8 会议论文 2 著作 2
郭建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