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斑蛋白家族L亚区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小鼠模型的建立
  • 项目名称:基于斑蛋白家族L亚区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小鼠模型的建立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000694
  • 申请代码:H11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王明悦
  • 负责人职称:助理研究员
  •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是一种伴发淋巴系统肿瘤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死亡率高。前期研究提示表皮斑蛋白家族(特别是包斑蛋白和周斑蛋白)保守的L亚区的自身抗体可能是PNP的重要致病性抗体。本研究使用真核表达的包斑蛋白和周斑蛋白L亚区制备兔抗体并验证其在小鼠中的致病性。为了排除兔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可能与人不同这一因素并验证PNP患者血清中也存在类似的致病抗体,用免疫亲和层析的方法分别去除或纯化PNP患者血清中的各抗体组分,进一步分析不同抗体的致病作用。为了得到更直接的PNP小鼠模型,体外分离分泌不同抗体的肿瘤性B细胞并分别移植于裸鼠腹腔,观察其是否存在致病作用。本研究将从多角度建立PNP小鼠模型,并通过体内实验证明针对斑蛋白家族L亚区的自身抗体是PNP的重要致病抗体,为发展PNP的早期快速诊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帮助,并保持我国在PNP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水平上的领先地位。

结论摘要:

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是一种伴发淋巴系统增生性肿瘤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死亡率高。前期研究提示表皮斑蛋白家族(特别是包斑蛋白和周斑蛋白)保守的L亚区的自身抗体可能是造成PNP发病的重要致病性抗体。本研究使用真核表达的包斑蛋白和周斑蛋白L亚区抗原制备兔抗体在小鼠体内未发现明显的致病性,重组抗原吸附的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在体外皮肤培养模型中也没有发现明显的PNP特征性病理改变。通过对L亚区各肽段的筛选,合成了覆盖识别率较高的几个氨基酸序列的新短肽,ELISA结果显示这些新短肽对患者血清中抗体的识别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别并不显著。于是我们又将斑蛋白家族的多个蛋白(包斑蛋白、周斑蛋白、桥斑蛋白)分大小多个片段表达,并把N端和L亚区进行了更细化(约150个氨基酸)的小片段表达,结果还有待于接下来的功能实验。其中表达的BP180-Fc融合蛋白具有体外特异性识别和杀伤BP180阳性B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已发表并申请了专利。本研究虽未通过体内实验证明针对斑蛋白家族L亚区的自身抗体是PNP的致病抗体,但进行的斑蛋白全抗原表位分析将进一步阐明斑蛋白在PNP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为早期快速诊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帮助。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4
王明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