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 项目名称: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060194
  • 申请代码:C1304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陈永胜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分离研究作为切入点,在目前掌握的矮秆蓖麻种质资源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他植物矮秆相关基因的同源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然后利用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蓖麻遗传转化体系;构建蓖麻矮秆基因重复表达载体,侵染生产中主推的高秆蓖麻品种的受体系统,获得转蓖麻矮秆基因的阳性植株,鉴定该基因的功能,为蓖麻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结论摘要:

1.根据Genbank(XM_002525863.1)公布的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PCR扩增得到P450基因的两个片段,分别命名为P450s和P450a,与克隆载体成功连接后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450s全长523bp,与原序列一致性为98.28%;P450a全长411 bp,与原序列一致性为99.51%,说明克隆的片段是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片段。 2.构建了RNAi植物表达载体pBI-P450-RNAi。利用DNA冻融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BI-P450-RNAi成功转入农杆菌LBA4404,酶切和PCR检测正确,成功制备了用于侵染的农杆菌工程菌液。 3.建立了蓖麻品种“通篦5号”子叶节体外再生体系子叶节最佳切取时间为子叶未从胚乳中抽出前,胚根和胚轴总长约为3-5cm时。去掉约2/3子叶和全部胚根的呈“箭头”状的子叶节一分为二竖直插入培养基中,筛选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1/8MS+8.0mg/L ZT,外植体再生芽频率为75.6%,每个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为2.6个;最佳根分化培养基为1/8MS+2.0mg/L NAA,再生根频率为86.7%,且分化多条较粗壮的主根,每条主根上须根数量也较多,移栽后成活率较高。 4.建立了蓖麻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按离体培养时的方式切取“通篦5号”子叶节,在1/8 MS+20 mg/L AS+8.0 mg/L ZT的培养基上预培养2-3d,然后在菌液浓度为OD600=0.8的农杆菌工程菌液LBA4404中侵染10min,共培养3d后转接到1/8 MS+250 mg/L Kan+300 mg/L Cef抗性筛选培养基上,大约40d左右完成了不定芽的分化和根的再生。再生小植株移栽成活后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转基因阳性植株。 5.经Northern blot鉴定,RNA干扰的转基因蓖麻P450基因被抑制。转基因蓖麻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比非转基因蓖麻少了1条谱带。转基因蓖麻表型变化特征为株高明显降低,叶片变小,叶色加深。初步证明P450基因与蓖麻株高发育密切相关。Western blot蛋白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蓖麻P450蛋白表达量比对照明显减少。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2
  • 0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8 会议论文 2
陈永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