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进行着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制造业呈现"极度东倾"的空间集聚态势;然而并非所有制造业集聚效益与聚集度成正相关,过度聚集、生产要素拥挤、产业效益损失现象明显,本项目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立题背景,将"过度聚集、生产要素拥挤、产业效益损失、适应性效率改进与中国大国内部雁阵模式架构"等一系列有机联系的问题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且深入到机制层面展开系统性研究,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演变过程中产业集聚效益变化特征剖析,探究制造业空间集聚与集聚效益的内在关系,寻找制造业过度集聚有损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的相关证据;以及再进一步,研究生产要素配置"适应性效率"改进可行机制?梳理中国大国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路径、重塑区域分工图,并最终架构中国大国雁阵发展模式与可行机制,研究内容对当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升级等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Over Concentration;Elements Crowded;DEA;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Industrial Gradient Transfer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进行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向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集聚,呈现出“极度东倾”的空间聚集态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生产要素成本,尤其是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加之地区间“产业同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使得一些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或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并出现资源配置效率不尽如意、生产要素拥挤和产业效益损失等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在中西部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建设基础设施,筑巢引鸟,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小部分制造业已经或正在转移到西部地区,但效果不堪理想。制造业空间布局的这种失衡状态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和闲置,且其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已成为中国大国发展模式所面临的现实难题。因此,如何分析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态势、科学评价集聚过程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区域产业集聚的合理性,以及再进一步,如何进行国家层面产业梯度转移、产业结构重组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各区域各产业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研究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以我国二位数制造业中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制造业产业空间集聚和生产要素集聚态势;然后,基于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判断制造业过度集聚的理论依据,并识别了我国制造业出现过度集聚的行业;接着,利用测度拥挤效应的DEA非参数方法,进一步判断和计算我国制造业过度集聚发生的地区,以及过度集聚、要素拥挤对产业效率损失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提出中国大国内部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从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梯度系数两方面分析了在中国大国内部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可行性,并探索我国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