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胃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分子DC-SIGN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黏膜损伤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 项目名称:胃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分子DC-SIGN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黏膜损伤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000163
  • 申请代码:H031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刘伟
  • 负责人职称:主治医师
  •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幽门螺杆菌 (H.pylori) 系人类最常见致病菌之一,其可通过一系列复杂生物学过程引起宿主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异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不仅是H.pylori 接触感染首道防线或受害者,更可能作为主动或直接参与者,在局部防御或免疫损伤的病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这些与作为模式识别受体的天然免疫分子调控密切相关。本项目拟在首先发现H.pylori感染胃上皮细胞可表达天然免疫分子DC-SIGN,并具备DC样专职免疫细胞功能基础上,围绕DC-SIGN功能,从体内体外通过细胞黏附、功能、细胞间作用及信号传导等试验,进一步探讨H.pylori感染后胃上皮细胞及其DC-SIGN在启动参与局部免疫防御,以及胃黏膜损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继而利用DC-SIGN靶分子,探讨以其为靶点干预H.pylori诱导炎症免疫反应及黏膜损伤的效应,拟为阐释H.pylori致病机制以及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干预途径。

结论摘要:

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天然免疫分子DC-SIGN调控为聚焦点,探讨了胃上皮细胞及其DC-SIGN在HP胃黏膜损伤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本项目首先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发现证实,HP感染下的胃上皮细胞可通过转分化表达树突状细胞(DC)表型DC-SIGN,具有诱发有别于DC介导免疫耐受的Th1促炎应答的DC样细胞功能,在胃黏膜炎症启动及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区室化免疫调节作用,利用研制单抗等针对DC-SIGN干预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继而发现,HP感染及炎症状态下miRNA-155持续上调与DC-SIGN表达具相关性,miRNA-155抑制剂可抑制DC-SIGN表达以及后者介导胃上皮细胞上述促炎应答的调节。提示其可能参与调控胃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其DC-SIGN表达,以及后者参与调节的Th1/Th2平衡或偏移。进一步发现,相较DC,HP感染下胃上皮细胞表达的DC-SIGN呈现高糖基化修饰,提示该现象可能与DC-SIGN介导胃上皮细胞发挥有别于调控DC诱发免疫耐受的促炎应答调节有关。且推测胃上皮细胞与DC的糖基化修饰不一,可能与两者表达的DC-SIGN在HP识别及免疫应答调控方面出现异同相关联,也与两者区室化调节并影响Th1/Th2平衡状态密切相关。此外利用经诱导表达DC-SIGN的THP-1细胞,初步发现推测在LPS低浓度刺激下,DC-SIGN可通过与TLR4结合,并可能介导不依赖促炎作用的MyD88信号途径,发挥免疫应答负调节作用,并与HP免疫逃逸且持续感染有关;而LPS高浓度下的DC-SIGN则不与TLR4结合及信号串话,发挥免疫促炎作用。进一步提示,DC-SIGN与TLR4能否发生结合参与信号串话及其正负免疫调控,可能取决于HP感染数量与密度等刺激。在此基础上利用HP感染的结肠炎模型观察,发现位于肠道的低密度HP可下调肠上皮细胞DC-SIGN表达,且可调抑其介导肠上皮细胞的黏膜促炎作用,推测可能是HP感染与炎症性肠病发病呈负相关的机制之一。此外在证实研制单抗具有良好DC-SIGN干预效应基础上,进一步观察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的干预机制,发现该抑制剂可通过抑制mTOR-PU.1信号通路,抑制DC-SIGN表达及其介导DC迁移和诱导T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这可能为临床新的干预途径或治疗手段提供实验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刘伟

主要完成的项目有财政部重大专项“船舶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子课题-“TRIBON to UG”数据转换接口开发、上海市科学学技术委员会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汽车数字化风洞虚拟现实仿真系统”。同时参与了国家、部委数字化制造工程、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以及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与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刘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