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研究
  • 项目名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0972062
  • 申请代码:B02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高坤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兰州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选择生命力强的忍冬科植物,从中分离并发现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物质,是本项目的立项依据和研究目标。忍冬科植物富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申请者已从忍冬科的一种植物穿心莛子藨(Triosteum himalayanum Wall)中分离鉴定了一些结构特异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并开展了这些化合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本项目拟进一步挖掘穿心莛子藨和莛子藨属其他两个种中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并进行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以1,3-β-D-葡聚糖合成酶为靶标进行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活性化合物的优化设计及结构修饰,从而发现有潜力的天然的或经结构修饰的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先导化合物,为自主创新的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环烯醚萜类作为抗植物病原真菌的候选化合物尚属首次。

结论摘要:

本项目选择生命力极强的忍冬科植物,从中分离并发现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环烯醚萜类等活性物质。首先对采自甘肃宕昌的穿心莛子藨(Triosteum himalayanum Wall)中大极性部位的环烯醚萜及其苷进行了分离,并鉴定了其中3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有14个环烯醚类化合物,而4个为新结构的环烯醚类,利用Gaussian 98软件计算旋光度确定了具有新颖骨架的环烯醚类化合物1和3的绝对构型。对它们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进行了评估。对采自甘南的莛子藨(Triosteum pinnatifidum)及采自南方的一些抗植物病原菌植物全草进行了活性跟踪的分离分析,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修饰和抗植物病原真菌、细菌以及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发现了一些较有开发潜力的抗植物病原菌的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探讨。以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细菌为供试靶标生物,筛选了68科125种植物材料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供试的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有12种,包括荔枝霜疫霉病菌、黄瓜疫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香蕉炭疽病菌、番茄小核菌、荔枝炭疽病菌、芒果炭疽病菌、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西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供试的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有3种,包括水稻白叶枯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烟草青枯菌。筛选到一些对不同病原菌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抗菌植物。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6篇,其中15篇SCI收录论文,申请发明专利3项,1项已授权。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7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高坤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