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许多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表现出睡眠障碍和节律紊乱。我们最新的结果显示帕金森病人和动物模型中节律基因(per1,per2,dbp等)的表达水平显著改变,进一步在分子水平表明帕金森病患者昼夜节律发生了改变。我们将通过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不同临床症状PD病人的研究,利用northern、western、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力求阐明帕金森病人及动物模型中节律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分析疾病进程、药物效应和睡眠状况与节律基因变化的关联;探讨节律基因发生变化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以及节律发生中心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昼夜节律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治疗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线索。同时也将更加深入地揭示昼夜节律系统的生理病理功能。
按照计划我们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1,PD动物模型节律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的分析;2. PD病人节律基因表达分析及其与不同病程状态和临床症状相关性的研究;3. 探讨节律基因发生变化的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分子时钟系统与PD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一联系首先体现在帕金森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hBmal1等节律基因的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并且此改变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即已出现,早于帕金森病人睡眠异常的出现,有可能作为监测疾病进展的标志。其次,利用MPTP小鼠模型,我们发现PD动物模型中也存在着节律基因表达的显著差异,其中既包括表达水平的差异,也存在表达时相的不同。而下丘脑A13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毁很可能直接导致了MPTP小鼠中生物时钟的破坏。我们的结果还提示,帕金森病中节律基因表达的改变,还会引发多种组织中功能基因的昼夜节律紊乱,由此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使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生存状态日益恶化。在本项目的支持下,共发表期刊论文16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2的SCI杂志上发表3篇。此外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分组报告3次,3篇会议论文在影响因子大于4的SCI杂志上发表。我们按照计划完成了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