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门禁社区研究机制、效应与管控 - 以重庆市为例
  • 项目名称: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门禁社区研究机制、效应与管控 - 以重庆市为例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51008317
  • 申请代码:E08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徐苗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重庆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门禁社区在我国启动住房改革后的商品房开发浪潮中大量出现并普及,俨然已成为当今中国城市住区开发的基本模式和空间构成单位。本研究项目以重庆为例,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调查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传统文脉的影响下我国门禁社区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在具体的门禁社区开发过程中市场、政府、业主等主要参与方的角色与作用;考察我国城市门禁社区的社会空间特征,类型与发展程度,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宏微观社会空间效应;以此为基础,探索基于中国城市文脉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之上的门禁社区及类似"私属公共空间"与整个城市空间良性互动的空间要素与可行途径,丰富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评估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内相关的指导思想与管理政策,探索通过公共空间政策推进门禁社区融入城市社会空间的概念原则、技术策略与操作程序,为我国城市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参考。

结论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国门禁社区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与政治与制度因素,以及门禁社区建设过程中参与各方对社会空间的博弈,为完善与制定门禁社区设计控制相关的城市住区形态规划与公共政策等提供有力的基础研究。 首先,该研究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和理解门禁社区这种城市空间生产机制与和空间模式的演进途径,以此初步构建起理解门禁社区现象的理论框架,并提出分析门禁社区之于周边城市良性发展的包括规模、边界、共享环境等关键空间要素的理想模型。 其次,在理论框架与空间模型假设的指导下,实证研究主要分成历史调查与案例分析两个阶段。历史调查按照编年史的顺序,主要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着重回顾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城市空间与居住单元的形态演变,下部则追溯住房改革后中国各地门禁社区在市场转型期中的产生与发展。研究揭示了门禁社区空间现象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的内在联系,以及地方性力量对全球化城市空间模式的影响与重塑。案例研究阶段,在走访调查西南地域包括成都、重庆、都江堰、阆中、丽江、重庆等城市的空间结构文化后,确立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市渝北新区新牌坊这个中观层级城市片区为多个嵌入式案例研究的目标区域,对其演化进程、封闭程度、价格及消费群体定位等信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焦点集体访谈等方法对所选择的门禁社区及周边城市空间进行 “ 入住后评估”,根据居民的意见与使用行为,围绕三个关键要素分析考察门禁社区周围的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及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滚雪球”访谈法,对门禁社区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决策人与执行者(如地方政府负责城市建设的官员、参与项目审批的管理者和专家、开发商、设计师、物业管理者等)进行半开放式的深度访谈,考察在市场化背景下中国门禁社区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与机制,讨论门禁社区在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与互动模式。 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评估了现有的相关公共政策包括城市规划与管理政策,从住房制度、各层级城市规划以及规划审批过程中的设计控制等角度分析在管控门禁社区良性发展、保障公共利益、促进城市社会空间融合方面的可操作空间、途径与不足,优化通过空间政策推进门禁社区及其周边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可行建议与改进措施,以此实现促进门禁社区融入城市社会与空间网络的整体发展,推动城市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可持续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0
  • 0
  • 2
  • 1
相关项目
徐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