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过抵抗力和生殖繁殖减低对生态健康和种群存活具潜在影响的抗生素、生殖发育毒物及人工合成麝香等典型PPCPs为研究对象,参考国际权威分析方法,结合我国污染现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PPCPs的分析方法学体系;进而开展北京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受纳河流、天津海河流域等PPCPs环境污染状况普查获得基线数据,分析比较国内外PPCPs污染特点,结合耐药性普查等生物筛选,选出区域典型PPCPs污染物,进而在选定区域研究各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的污染现状、迁移转化、演变趋势;结合野外生态调查数据和实验室模拟,评价抗生素耐药性的健康风险和生殖发育毒性物质对水生动物的生态环境风险;结合离体与活体实验研究污染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典型PPCPs在污水处理不同阶段的吸附、降解、转化规律,研究光催化和化学催化降解行为,探讨PPCPs污染的阻断途径和控制方法。
PPCPs;Environtal transport and trans;Ecological effects;Drug resistance;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建立了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针对水、土壤、污泥、鱼类等环境生物样品和人体中超过100种PPCP物质的分析方法。开发了针对多种药物的生物检测方法。 通过对北京主要污水处理厂、北京温榆河流域、天津海河流域、河北白洋淀地区、辽东湾海域、渤海湾海域和北京污灌区等典型地区环境、生物中PPCPs污染状况及其环境行为的研究获得了我国典型地区的污染现状、迁移转化、演变趋势和污染来源。 开展了养猪场废水、周边土壤以及垃圾掩埋场附近河流抗生素及耐药基因污染状况的研究。发现了抗生素的滥用与相应耐药基因的产生和环境扩散具有直接的关系。获得了北京温榆河流域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开展了人工合成麝香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和神经毒性效应研究以及典型PPCPs类物质的核受体结合活性研究。发现和证实了一些典型PPCPs物质具有较强的雌激素活性或雌激素相关受体结合活性。 以清河污水处理厂为对象研究抗生素在污水厂的行为与去除机理。研究了抗生素在饮用水系统中的发生与去除。开发吸附、富集抗生素的新型纳米吸附剂。研究纳米磁性氧化物对抗生素的吸附去除和氧化降解。 按计划完成项目各项任务,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0名,硕士9名;获得发明专利3项; 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论文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