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针对新种昆嵛林蛙(Rana kunyuensis),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水平上探讨该种与相近物种中国林蛙和镇海林蛙的亲缘关系,确定其分类地位和种组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湾区域林蛙类群进行研究,探讨本区域林蛙的起源和分化问题。同时,对模式产地中国林蛙与环渤海湾区域中国林蛙进行比较,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并重点对蝌蚪进行研究,以期提供分类学特征和参数。对昆嵛林蛙的分布、数量和种群组成进行调查,加
从比较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应用分类学、细胞遗传学和透明骨骼标本制备等技术以及实验生物学方法对昆嵛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环渤海区域林蛙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渤海形成对林蛙分化的影响。结果主要表明1) 分布于徂徕山和猫耳山的林蛙是二个新物种,定名为Rana culaiensis 和 Rana maoershanensis;2) 环渤海区域的林蛙具有各自独特的一些生物学特性,骨骼不仅具有两性异型性,而且具有种间差异;3)确定了环渤海区域特有林蛙的染色体核型并进行了分析,其中昆嵛林蛙2n=26,核型为7M+5SM+1ST;桓仁林蛙2n=24,核型为5M+7SM;青岛产中国林蛙2n=24,核型为5M+6SM+1ST;徂徕林蛙和猫耳山林蛙2n=26。结合其他特征对其种组归属进行了重新划分;探讨了这些物种的系统进化地位和与其他林蛙的亲缘关系; 4)探讨了环境因子对林蛙胚胎发育和蝌蚪生长变态的影响,揭示林蛙蝌蚪对环境很敏感;5)分析了我国林蛙分布格局,提出林蛙分布具有地理替代现象和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林蛙分布和分化的重要中心,并探讨了渤海形成对林蛙分化的作用,6)对凹耳蛙、宁陕齿突蟾等进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