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兔VX2骨恶性肿瘤模型瘤缘的界定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 项目名称:兔VX2骨恶性肿瘤模型瘤缘的界定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071136
  • 申请代码:H18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徐文坚
  • 负责人职称:主任医师
  • 依托单位:青岛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手术切除是恶性骨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切除范围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活体上确定肿瘤的边界和侵及范围,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之一。X线平片和CT无法活体判定肿瘤破坏区边缘的浸润情况。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MRI技术及兔恶性骨肿瘤模型研究肿瘤与正常骨组织的边界,并与病理学进行对照,探讨恶性骨肿瘤边界的活体检查方法及其MR判定标准,找出能量化显示肿瘤真实边界的方法、征象及数据。 方法建立并对90只活体兔VX2恶性骨肿瘤模型进行MRI检查,包括SE T1WI、FSE T2WI、MR灌注、弥散及MRS,然后取出兔肿瘤骨骼进行肿瘤部位多方位取材行大体病理及镜下观察,观察肿瘤边缘部MRI及病理学表现。研究的预期结果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探索并找出显示恶性骨肿瘤边缘的最佳MR成像方法、序列、参数与技术。(2)总结出恶性骨肿瘤边界的主要判定征像、数据及常见恶性骨肿瘤瘤缘的判别规律。

结论摘要:

目的本项目研究旨在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和能谱CT成像观察兔VX2恶性骨肿瘤在骨髓内和骨髓外软组织的浸润范围,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MRI和能谱CT成像在判断恶性骨肿瘤边界准确性方面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兔龄、体重相近的新西兰大白兔共75只,于右侧胫骨近侧干骺端注入VX2肿瘤细胞悬液制成模型兔。定期行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待肿瘤破坏骨皮质在周围软组织内形成肿块时行MRI和能谱CT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T1加权(T1WI)、T2加权预饱和脂肪抑制(T2 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短T1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STIR)、脂肪抑制对比增强T1WI序列和DWI。检查结束后即刻处死模型兔,取标本,经固定、脱钙、脱水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参照Karim 的方法,将大体标本和相同层面的MR、CT矢状位图像制成0.5mm×0.5mm的方格矩阵(图11-12),进行影像和病理的点对点对照研究。结果和结论1、MRI各序列中,T2WI-FS、STIR、脂肪抑制对比增强T1WI序列可清楚的显示肿瘤骨髓内和瘤周软组织边界,与实际肿瘤大小接近。而T1加权序列不利于髓内及瘤周软组织侵犯情况的显示和测量。2、DWI取b=500 s/㎜2,胫骨骨肿瘤模型Propeller DWI图像的最佳,此时DWI图像的平均信号信号强度及信噪比最高,平均背景噪声最小;同时,肿瘤实性区、肿瘤坏死、肌肉水肿、正常肌肉、骨髓水肿各具有不同的ADC值,DWI图像能够通过ADC值客观准确的显示肿瘤浸润范围。3、能谱CT单能量图像能够显示恶性骨肿瘤下缘过渡区,利用能谱曲线可鉴别过渡区与正常骨髓腔,并可据此鉴别肿瘤微观浸润及单纯骨髓水肿;4、恶性骨肿瘤软组织浸润及瘤周软组织能谱CT表现与病理学相一致,增强扫描对病灶不同成分的显示优于能谱CT平扫。可依据肿瘤软组织浸润区及瘤周软组织不同成分间碘值和能谱曲线斜率的不同,正确区分肿瘤软组织浸润、瘤周水肿和正常肌肉组织,并进行定量分析。瘤周软组织水肿中,近瘤缘区和近正常肌肉区水肿碘值和能谱曲线斜率均不同,且前者平均水平高于后者。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徐文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