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膜损伤在AS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由外及内"的过程是启动AS早期病变形成,加速AS进程中又一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活性氧"由外(血管外膜)达内(血管内膜)"激活了血管炎性级联反应,外膜成纤维细胞内RhoA活化,诱导内皮细胞间相关黏附连接蛋白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反应,这一过程是内皮通透性是否改变的主要调节机制。前期研究表明,中药补肾抗衰片具有阻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良好效应。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在体与离体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RhoA/ROCK信号通路磷酸化/去磷酸化的不同效应,以血管内皮物理构架为靶向目标,阐释补肾抗衰片通过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及其相关节点蛋白调节内皮细胞通透功能,阻抑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外膜用药及其早期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Atherosclerosis;Vascular adventitia;BuShenKangShuaiTablets;;
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起始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皮损伤,引发内膜炎症反应,进而炎症反应扩散到中膜甚至外膜,最终导致“由内而外”的血管壁弥漫性炎症反应,而血管外膜一直未受到关注。现在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血管外膜亦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及防治的重要靶组织,炎症、氧化应激等反应也可首先由外膜开启,经历一个“由外到内”的过程,从而影响内膜的病变。虽然对外膜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许多生物学机制及其通过什么样的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仍不是非常清楚。因此,本研究以血管外膜为切入点,从离体和再体两方面进行研究。在体实验方面,以高脂喂养、酶消化联合机械钝性分离法建立颈动脉外膜损伤致粥样硬化模型,从病理形态学变化、病变成分转化、胶原构成和分布角度,观察血管外膜激活在粥样硬化早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临床确有疗效的补肾抗衰片进行干预,从脂代谢、病理形态学角度探讨补肾抗衰片干预外膜损伤致粥样硬化模型的效应;进而从调控PI3K/Akt/mTOR通路、调节细胞骨架蛋白结构的Rho/ROCK通路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调控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炎症等角度,初步探讨补肾抗衰片干预外膜损伤致粥样硬化模型的可能机制。离体实验方面,选用血管外膜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培养原代血管成纤维细胞(AFs),建立成纤维细胞炎症模型;采用Transwell两室弥散系统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模拟血管内皮建立血管内皮细胞通透功能失调模型。以补肾抗衰片及其质控单体-原儿茶醛进行干预,从NLRP3炎症体表达和激活、细胞骨架重构、内皮细胞通透功能失调等方面探讨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补肾抗衰片具有抗外膜损伤致粥样硬化的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ho/ROCK 通路激活、促进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抑制PI3K/Akt/mTOR通路、抑制PVAT炎症状态、抑制NLRP3炎症体表达和激活及减少下游效应因子的产生、调节细胞骨架重构、调节细胞通透功能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