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一种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核转录因子,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细胞分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NF-κB激活作为抗炎活性筛选靶标,通过活性跟踪筛选菊科蓍属药用植物欧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的有效部位并分离纯化出活性单体化合物,采用现代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最后通过活性单体化合物(包括制备的衍生物)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介质NO的释放和TNF-α的产生以及对RAW264.7 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来研究上述活性单体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总结构-效关系。此项研究目的是为欧蓍草的中药现代化研究奠定基础,为寻找新的抗炎药物先导化合物和设计合成新的抗炎药物提供依据。
Achillea millefolium;sesquiterpenoid;bioassay;isolation;structure elucidation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81072551)的资助下,从欧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中分离鉴定9个黄酮类化合物和40余个倍半萜类化合物,以及几个其他类型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包括10个自然界罕见的1,10位开环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其中有两个新的1,10位开环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的二聚体millifolide A 和 millifolide B,以及一个新骨架millifolide C1,10-位开环-1(10-9)重排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并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确定了他们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分析了他们在生物体中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体外生物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millifolide A 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WT有较强的细胞毒性(IC50 5.51 μM)。两个新的自然界罕见的倍半萜内酯的二聚体achillinin B 和 achillinin C,并通过1D和2D核磁共振技术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了他们的平面和立体结构;提出了他们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在分离鉴定的9个黄酮类化合物中,除了8个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artemetin, casticin (vitexicarpin), chrysoeriol, jaceidin, centaureidin, apigenin, quercetagetin 3,3'-dimethyl ether, luteolin以外, 还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双黄酮类化合物8,8-bi-3-methylquercetin,筛选了这9个化合物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细胞毒性,发现3个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活性,IC50 分别是0.59 μM, 0.91 μM, 和 1.19 μM;发现2个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活性,IC50 分别是1.24 μM 和1.74 μM。还分离鉴定了一个倍半萜类新化合物achillinin A并进行了活性筛选,对A549 (IC50 5.80 μM)和QG-90 (IC50 0.31 μM)肿瘤细胞有很好抑。 共发表学术论文47 篇, 其中SCI论文34篇,中文论文13篇,已经投稿或接收待发表SCI论文3篇,最高影响因子41.298,还有一篇影响因子为33.036。出版专著一部(化学工业出版社),申请专利1项,进入实审阶段。培养博士生5名和硕士生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