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PK)研究多是按基础药物PK方法进行单个成分房室模型分析,其难以反映复方多成分PK整体特征。较少有复方多成分PK参数整体化,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内容制备养阴通脑颗粒的有效部位,正交组成主要有效部位用量配比不同的组方。PET测脑缺血动物脑功能,微透析测脑透析液神经毒性物质,激光共聚焦测损伤神经元胞内钙含量等以活体、动态、实时以观察各组方抗脑缺血效应。HPLC、LC/MS测定与药效时相同步的相应动物血、透析液、胞液中多种成分含量。总量统计矩原理分析各组方的多成分药动学整体特征,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或人工神经网络法建立各组方多成分药动学,药效学间关联,构建联合数学模型。意义反映复方多成分PK整体、综合变化特征,提供复方多成分体系的PK研究新方法;寻求适合不同病期或病证的最佳有效部位组方;探讨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配伍原理及作用机制;开拓该病治疗思路,提高疗效。
Pharmacokinetics;Mathematical model;Ischemic;Effective parts;New Method for TCM Research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PK)研究多是按基础药物PK方法进行单个成分房室模型分析,难以反映复方多成分PK整体特征。现较少有复方多成分PK参数整体化、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本项主要是在以往已制备出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并正交组合成不同组方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总量统计矩原理的组方多成分药动学整体特征与抗脑缺血效应关联研究。现已按研究计划,经三年研究完成了研究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主要内容和重要结果采用HPLC、UV-VIS建立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HSCCC等分离纯化有效部位,制备了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黄酮、生物碱、皂甙、挥发油等),并正交组合,开展抗脑缺血损伤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制作MCAO等脑缺血模型,不同时间点取样,开展药效学(PD)研究,建立了药效学时效曲线;建立了HPLC等测定动物血、透析液中葛根素、阿魏酸、黄芪甲苷等浓度的方法,同步开展药动学(PK)研究,计算药动学参数,建立药动学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参数,选择房室模型。总量统计矩原理分析各组方的多成分药动学整体特征,综合评价分析各组方,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或人工神经网络法建立各组方多成分药动学、药效学间关联,构建多组分药动学(PK)模型,药效学(PD)模型,复方多成分药动学(PK)与药效学(PD)联合数学模型。另外,采用PET检测脑缺血动物脑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微透析检测脑透析液神经毒性物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等技术,活体、动态、实时观察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不同组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不同配伍组方对各项指标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本项目研究探讨了复方药效物质基础、配伍原理及作用机制,反映了复方多成分PK整体、综合变化特征,提供复方多成分体系的PK研究新方法,有助于寻求适合不同病期或病证的最佳有效部位组方,开拓该病治疗思路,提高疗效。 现已发表学术论文14篇,参加学术交流5次(均带标注),研究成果已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1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培养人员等6人次,培养博士1名,硕士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