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利用Apc基因突变的Min小鼠与肥胖鼠ob/ob杂交小鼠,形成双基因改变更具肥胖遗传特征的结直肠肿瘤模型ApcMin/+ /Ob+小鼠,将肥胖与结直肠肿瘤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体外高脂模拟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系模型和观察临床人类肥胖相关结直肠肿瘤,评价其生物学特征,应用ELISA,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等经典分子病理学研究手段,重点分析以Leptin,IGFBP7和iFABP等关键基因在其中的生物学作用,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淋巴结转移数,Dukes分期,TMNT分期,肿瘤分级等)的关系,揭示肥胖相关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最终为减少代谢综合征发生、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以及减少肿瘤复发转移,提高肿瘤远期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结直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改变,肥胖和高脂血症已经成为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在Apc基因缺陷的Min小鼠模型基础上,将Min小鼠与肥胖鼠Ob/Ob小鼠杂交,成功构建了双基因改变更具肥胖遗传特征的结直肠肿瘤模型ApcMin/+/Ob+小鼠。我们发现相同周龄的ApcMin+/Ob+小鼠的体重、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n小鼠,提示ApcMin+/Ob+小鼠模型具备了肥胖和高脂血症的特征。与Min小鼠比,ApcMin+/Ob+小鼠的成瘤率提高,平均每只小鼠的成瘤数量增多,成瘤时间缩短,中位生存期缩短,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提示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表型会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pcMin+/Ob+小鼠肿瘤组织中均可见IGFBP7、leptin和IFABP等蛋白高表达,而在Min小鼠形成的肿瘤中则表达阳性率较低,提示IGFBP7、leptin和IFABP等蛋白在肥胖相关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模拟诱导高脂环境,观察发现,在IGFBP7表达水平较高的细胞中,细胞的增殖能力会随着培养基中脂肪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然而,在IGFBP7表达水平较低的细胞中则没有类似现象,提示高脂环境可能通过某种IGFBP7依赖的途径增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肥胖相关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HMGA2蛋白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HMGA2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是通过对Wnt1的直接转录调控增强以及Wnt通路相关基因的间接调控实现的。在临床组织样本中,HMGA2和STC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它们的表达与组织的病理分级和组织类型密切相关。另外,STC2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呈明显负相关。综上所述,本项目揭示了肥胖相关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机制,为进一步临床早诊早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