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面源排污对太湖富营养化的贡献;研究污染物在河网水体中的迁移转换机理及对太湖富营养化的贡献;研究太湖内源释放对太湖富营养化的贡献;建立污染物在河网及湖泊水体中迁移转化的定量关系。揭示太湖流域水体的污染负荷承载力。探讨利用水利工程调控和生态工程改善水环境的方法;将陆河湖系统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太湖富营养化治理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针对太湖流域存在的问题,首次将太湖流域陆域、复杂平原河网、大型浅水湖泊有机耦合进行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研究了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经地表径流和土壤进入河网水体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宜兴梅林小流域实验以及在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人工降雨和大型可变坡土槽实验,分析了山丘区和平原区非点源污染迁移转化规律,构建了太湖流域山丘区和平原区非点源产污负荷模型;研究了污染物在太湖流域河网水体中迁移、稀释和降解机理及对太湖湖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研究了污染物在太湖水体迁移转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将野外实测资料、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悬浮物、水质、透明度、湖流、波浪等影响太湖藻类生长的主要因子及藻类暴发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各影响因子进行耦合计算,建立了太湖富营养化生态学模型。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及截污工程对控制太湖流域富营养化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流域控制和区域控制相结合的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新科学思路,并就生态工程进行非点源治理进行了概念性研究。研究成果为太湖流域富营养化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也为开展其它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