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丹黄通脉方对兔CEA术后再狭窄模型多靶点整合效应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丹黄通脉方对兔CEA术后再狭窄模型多靶点整合效应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3830
  • 申请代码:H29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郑刚
  • 负责人职称:主任医师
  • 依托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以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再狭窄问题尚未解决。国内研究表明,活血解毒中药具有抗动脉粥样化斑块形成的作用,但能否防治CEA术后再狭窄及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我们在前期对丹参与黄连组成的丹黄通脉方防治CE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基础上,结合体内效应成分HPLC法分析,采用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模型,对丹参与黄连不同配比下,新生内膜形成进行多谱勒超声和组织病理学动态研究,建立配伍-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内皮细胞、炎症因子、脂质代谢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的多靶点整合调节效应机制进行研究。初步阐明丹黄通脉方防治CEA术后再狭窄的效应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以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结论摘要:

本项目围绕活血解毒法组成的丹黄通脉方防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再狭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1)丹黄通脉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斑块面积,降低IMT,TC、LDL-C、hs-CPR及Hcy,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引起的缺血性脑中风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丹黄通脉方的多成分HPLC测定,主要成分有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小檗碱、阿魏酸等;3)丹黄通脉方的大鼠药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丹酚酸B的吸收和消除速率减慢,吸收入血量明显增加,同时延缓了小檗碱的吸收和消除速率。全方配伍后,大大提高了丹酚酸B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延长小檗碱在体内的持续作用时间;4)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脑血流量,提示本方在抗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可以增加脑血流量,具有一定保护脑组织损伤的作用;5)丹黄通脉方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炎性反应和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能够降低CRP和TNF-α、ICAM-1、VCAM-1和Hcy水平,降低血脂,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6)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模型兔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能显著降低IMT、HSS、Vs 、PI、RI,有效改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模型兔颈动脉血流动力学;7)丹黄通脉方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主要通过升高NO及eNOS含量,降低血浆ET及VEGF含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内皮功能紊乱,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炎性浸润,缓解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8)丹黄通脉方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明显减轻内膜/中膜面积比(I/M)、增生内膜中PCNA表达及血清PDGF-BB含量,从而抑制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本项目建立了丹参与黄连的配伍-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丹黄通脉方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多靶点整合效应机制,初步阐明丹黄通脉方防治CEA术后再狭窄的效应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2
  • 0
  • 0
  • 8
  • 0
相关项目
郑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