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内蒙贫困农牧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支持性干预及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 项目名称:内蒙贫困农牧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支持性干预及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1173065
  • 申请代码:G03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周郁秋
  • 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相对经济发达地区,我国贫困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率高,卫生资源极为匮乏,91.76%的患者仅求治1次,3/4的患者未得到系统专业治疗,致残率高。因此,本研究以内蒙贫困农牧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建立疾病危险因素模型;评估内蒙贫困农牧区卫生资源、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防治状况及可利用资源;构建以精神病医院-乡村卫生机构-家庭为主线、融心理社会干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支持性干预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探索适合我国贫困地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行之有效、经济易行的支持性干预及健康管理模式,为贫困地区开展干预及健康管理实践与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结论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一大顽疾,终身患病率约0.5%,占疾病总负担1.3%,且贫困地区卫生资源极为匮乏,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率及致残率高,导致严重的社会功能缺陷。因此,课题组以内蒙贫困农牧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构建疾病危险因素模型,结合内蒙贫困农牧区卫生资源及防治现状,构建支持性干预及健康管理模式。本课题对581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精神症状(BPRS总分)严重程度处于轻、中度水平;恢复期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认知平均知晓率为42.2%,精神疾病危险因素及社会康复知识均处于较低水平(33.0%、35.5%);51.83% 的恢复期患者无自知力,45.86% 的患者具有部分自知力,仅2.31%的患者具有完整自知力;68.4%的恢复期患者为慢性起病,73.8%的患者复发次数达2次以上;恢复期患者社会支持不足,其主观支持相对较高,资源支持利用率偏低;50.59%的恢复期患者处于低等自我效能水平,48.91% 的患者处于中等自我效能水平;仅0.50%的患者处于高等自我效能水平;影响恢复期患者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疾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认知、疾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复发次数、起病形式、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是介导各种因素对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影响路径中的重要中介变量。通过深度及焦点小组访谈发现,对疾病存在认知偏差的患者,其更易存在不良情绪体验,进一步影响疾病的康复。拓展研究发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精神残疾患者残疾总分为65.19±13.25分,精神症状处于轻、中度水平;影响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复发次数。通过对200例患者支持性干预及管理效果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随访的3、6个月,患者疾病自知力、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指数、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干预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有效。通过以上结果,提示针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制定的支持性干预方案有良好的实践指导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6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周郁秋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