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研究的对象是汉语口语发展史。“口语”相当于“谈话体”。汉语口语史是一以贯之的,先秦的文言和唐宋以后的白话,其基础都是当时的口语。东汉到隋时期口语性材料比较贫乏,从上古的“文言”式口语到唐以后的“白话”式口语,中间好像发生了断崖式的突变。事实不可能如此。其间的渐变过程,正是发生在约六百年的中古汉语阶段,只是由于口语文献不足,这种渐变性目前还是若隐若现,看不真切。汉语史研究应该依据口语性语料。古代文献的情况很复杂,就口语性而言,可以大别为两类:1)比较贴近口语的。这在历史文献中大量存在,是研究口语史的基本依据。2)文白夹杂的。这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中的口语成分剥离出来。目前普遍存在对语料不加分析导致结论不符合实际的问题,是违背研究口语史的宗旨的,亟须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