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申请项目是已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延续,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食管癌POLB基因与癌基因、抑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构建不同的POLB(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质粒,并转染NIH3T3细胞、JB6细胞Eca-109细胞和POLB缺失型细胞株,通过对AP位点、环境诱变剂诱导的突变的特点和频率、细胞的正、逆向转化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继续研究POLB基因突变在食管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试图寻找一批针对性强的POLB基因的生物调节剂,干预POLB基因在正常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通过稳定调节其表达,提高肿瘤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减缓癌症的进程,使我国在食管癌病因研究、预防和治疗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本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①探讨食管癌POLB基因与癌基因、抑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食管癌细胞中存在POLB、ras mRNA高表达及p53基因低表达现象,且POLB与ras mRNA表达呈正相关。②利用基因打靶基础建立了人食管磷癌EC9706 POLB基因敲除细胞株。③发现食管癌中POLB高表达与肿瘤化疗药物顺铂的耐药性正相关,通过siRNA技术降低耐药食管癌细胞株的POLB表达水平,证实可以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④实施了林州食管癌重要病因霉菌毒素的致突变的实验,研究证实霉菌毒素可以导致修复基因POLB突变;转染野生性POLB表达载体的细胞株,可以显著提高细胞耐受霉菌毒素致突变能力。⑤发现食管癌细胞POLB基因启动子核心区存在序列变异情况,多种突变后的启动子具有更强的启动转录活性,-37位C→A突变其转录活性能达到野生型的8倍。可能是食管癌细胞POLB过高水平表达的原因之一。3年来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10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ZL01128374.2);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2篇);国际会议发言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