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过程的农地整理项目效率测度及效率提升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过程的农地整理项目效率测度及效率提升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1073065
  • 申请代码:G0305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汪文雄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课题从农地整理项目全过程各阶段的角度出发,研究基于过程的农地整理项目效率动态测度方法、效率影响机理及提升效率的运行机制。首先系统识别农地整理项目各阶段的效率目标与关键效率指标,构建含有不同虚拟标杆的基于过程的农地整理项目效率动态测度模型;然后建立农地整理项目效率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公私合作模式的农地整理项目效率提升机制;最后研究了农地整理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组织结构、投资比例结构、后期管护设施产权配置、社会投资回收、政府激励等运行机制。在上述相关理论模型提出后,通过对湖北、湖南、浙江和江苏四省农地整理项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基于过程的效率测度及效率提升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论摘要:

课题组在湖北、湖南、江苏、重庆、河南、广西等6 个省份,对国土部门管理人员、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农户进行了访谈式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数近3100 份,并针对上述地区的13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地调查。2011-2013 年发表期刊论文22篇,会议论文3篇;即将出版学术专著 1 部、博士后出站报告1部;已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1 篇、硕士学位论文6篇,即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2篇;撰写调查报告7 篇。课题组针对农地整理项目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其价值链,并围绕着价值链增值这一核心建立了农地整理项目前期阶段、实施阶段及后期管护阶段的效率指标体系。依据标杆管理原理和项目特征设置了100个效率指标的基准标杆、实际最优标杆及理论拓展标杆,构建了基于距离函数法的农地整理项目过程效率动态测度模型,并以鄂州市华容区蒲团高产农田建设示范项目、鄂城区杜山高产农田建设示范项目、邓州白牛乡农地整理项目为例,分别针对其前期阶段、实施阶段及后期管护阶段的效率进行了测度;从项目结果的视角构建了基于标杆管理和DEA模型的农地整理效率测度模型,并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研究了农户视角下农地整理项目效率测度及障碍因子。针对企业主导型和农户主导型两种农地整理模式,分别构建了农地整理项目各阶段效率影响机理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并运用问卷调研数据来检验并修正该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地整理项目效率提升机制。因PPP模式下农地整理项目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针对PPP模式下农地整理项目进行了组织设计,以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研究了PPP模式下农地整理项目参与主体间博弈关系,就项目政府补贴、项目建设成本与企业承租经营期等指标构建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农村合作(集体)组织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最后得到其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然后分别用典型案例论证了理论分析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农地整理后期管护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农地整理中工程设施的不同产权配置和后期管护模式进行研究。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5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汪文雄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