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医诊断学
  • 项目名称:中医诊断学
  • 项目类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批准号:30825046
  • 申请代码:H27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9-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陈家旭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批准年度:2008
中文摘要: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金奖获得者,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科带头人。建立了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从神经内分泌角度初步阐明了其科学内涵,引入微观指标探索了该证候疗效评价的方法。提出了新的中医症状加权积分法和证候诊断临界值确定方法,引入隐变量数学模型,使证候要素提取与诊断规范有了新的进展。首次对肝气虚证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纠正了所谓中医脉诊影响了阿拉伯医学脉诊的观点;提出了脉搏传感器阵列式面分布设计方法。发展了"肝脾气化失常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学术思想。发现NO-NE对穴位的低电阻特性有重要的作用。完成科研课题21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发表论文159篇,CSCD 64篇,他引123次;SCI 7篇,总影响因子21.594,他引10次;出版著作和教材14部;培养研究生25名;学术会议论文24篇,ISTP2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

结论摘要:

建立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诊断规范和技术标准针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频数和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其证候特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尤为必要,发现亚健康状态人群T/C均值明显低于健康状态人群。将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结构方程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评价和重要症状变量的程度排序,使得相关症状和微观指标判断更具有客观性。建立了具有良好信度、效度的常见证候诊断量表(问卷) 研制了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中医口腔火热证量表、“MARS 500航天员密闭条件下机体功能状态中医评测量表”、航天失重环境下“中长期载人航天中医诊断量表”。肝郁脾虚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利用逍遥散含药血清对干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细胞,逍遥散通过降低应激后海马神经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强度来降低细胞凋亡率,同时通过保证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生成充足的ATP,增加神经突触后致密物和突触体素蛋白的含量,加强突触传导及神经递质释放来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在建立的肝郁脾虚证候大鼠模型基础上,以免疫荧光双染、激光共聚焦成像、实时定量荧光PCR、原位杂交技术,观测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和ob-R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NPY和ob-R蛋平衡失调,是肝郁脾虚证候的内在生物学基础之一,以及中药复方逍遥散作用的靶点和机理。肝郁脾虚证海马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存在复杂的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升高导致了网络中一列系分子事件的发生,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受到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加速;损害了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应用蛋白质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差异表达蛋白,检测到的差异蛋白质可能是肝郁脾虚证海马特异性标志蛋白,逍遥散可有效干预海马蛋白质表达。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代谢产物标志物可能是乳酸、胆碱、NAC、饱和脂肪酸、血糖、不饱和脂肪酸、HDL、3.44 ppm等化合物。亚健康肝郁脾虚证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肌酐、氧化三甲胺、马尿酸等化合物。发表学术论文共38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ISTP收录6篇; 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内学术论文1篇;学术交流论文、报告21次;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主持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3次。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9
  • 9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陈家旭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