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耦合生态足迹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研究西藏高原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人口迁移
  • 项目名称:耦合生态足迹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研究西藏高原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人口迁移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0901299
  • 申请代码:D0112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周伟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河海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由于地处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藏族聚集地,西藏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相关工作备受各方关注。禁开与限制开发区的人口迁移是主体功能区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理论与模型研究开展较少。本研究为回答"往哪里迁移和迁移多少"和"怎么迁"的问题,拟耦合生态足迹和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测算西藏高原生态足迹,对比主体功能以及生态承载力,估算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需要迁移的人口数量,并利用GIS工具发现迁出与迁入区域的空间分布;抽样调查迁出区人口迁移意愿,利用托达罗模型建立迁出区和迁入区间的人口迁移模型,探讨生态足迹盈余(赤字)─经济社会变量─人口迁移─生态环境问题的作用机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模拟经济社会变量的变化对人口迁移的作用力,从而为西藏高原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人口迁移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为我国其它地区尚未开展的类似研究提供方法论参考和政策借鉴。

结论摘要:

2007年,西藏自治区起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至2012年完成了规划定稿、提交政府,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作为规划编制技术骨干在5年间全程参与。从选题至研究内容设计项目围绕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过载人口向重点开发区转移展开,这既是关于人口转移机制的理论研究,也是影响《规划》在后期能否顺利实施的对策研究。 根据项目负责人博士论文关于西藏高原生态承载力的初步结论(2006a)西藏目前约有160万人居住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内,约占总人口的48.5%,需要从中迁移约90万人到重点开发区,即全自治区接近1/3的人口要转移,涉及9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自治区国土面积的80%。项目进一步分析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向重点开发区迁移的人口数量、迁出与迁入区的基本特征及分布,并定位在获得西藏高原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人口迁移机制。 研究内容分为3部分①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的迁移人口分布,“赤字”区域需要迁出的人口数量以及“盈余”区域可以接纳的迁入人口数量;②过载人口的区域转移机制,基于托罗达模型关于城乡人口流动机制,获取“赤字”区域和“盈余”区域间的人口迁移量=f(就业率,工资水平,…)的函数关系式;③基于人口迁移情景模拟,提出推动人口转移的政策与建议。 项目取得以下重要结果(1)人口转移的国土空间大背景与区域发展形势,国土开发强度、水能和矿产资源分布、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性、区域发展失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率、城镇空间结构、国土空间开发需求将人口迁移趋势产生重大影响;(2)生态盈余区分布呈现出“两大块、四小据点带”的空间特征,面积4.6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全区国土面积的3.84%,可接纳转移人口65.18万人;(3)生态赤字区分布呈现出“八区、遍布全区的散点”的空间特征,涉及国土面积89.7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全区国土面积的74.62%,需要转移出42.19万人;(4)主体功能区间人口转移机制,可通过修正的托达罗模型表达,即 MPED=0.2048+1.732x1+ 1.821x2 -0.732 x3,式中,MPED为可迁人口数量(万人),x1~x3分别为迁入区与迁出区在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城乡工资、城镇失业率方面的差距;(5)基于生态足迹-托达罗模型情景模拟,从城市化战略格局调整、迁入区人口就业刺激、产业结构调整和财政投入等提出建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0
  • 0
  • 0
  • 1
相关项目
周伟的项目